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智庫評述:將“女性特質”引入國際關係研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04 00:39:07


 
  胡傳榮認為,女性主義為“女性特質”正名並非是要以其取代“男性特質”,而是看到它們中的任何一方都無法解決複雜的國際關係問題,因此,消除“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的人為劃分,使雙方相互聯結,互容互補,並在此過程中推動國際關係學理論與實踐的完善是女性主義學者努力的方向。

  從近年來國內女性主義學者所關注的領域可看出對於“低級政治”議題的關注。李英桃舉例說,《女性主義和平學》討論了婦女為促進和平的努力、社會性別與發展、環境保護與公共健康等問題;“性別平等與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有機整體”的論斷體現了對性別平等事業的關注;《暴力衝突中的婦女:一個性別視角的分析》中對宗教、民族衝突中婦女境況的關注,等等。

  在本土情景中挖掘實踐資源

  中國女性主義學者一方面吸收西方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立足於國情,探究社會性別分析視角與中國女性具體處境的“關係性”,在主張性別平等的同時,強調國與國之間相互尊重、和諧共處,為建構有中國特色的女性主義國際關係理論進行了有益探索。
胡傳榮認為,中國學者傾向於從第三世界女性主義立場出發,結合近代以來遭遇侵略和奴役的歷史及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剖析國家與國際社會的關係,國際社會中的第三世界女性以及近代以來中國女性在反抗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推動國家實現和平發展、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中的經歷,重視妥善處理國家安全與公民個人安康之間的關係。

  中國學者還立足於全球治理實踐,將環境保護議題納入女性主義和平學研究之中。中國促進性別平等的實踐,也是全球範圍內實現性別平等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李英桃表示,過去15年,中國實施千年發展目標,推動性別平等的艱苦努力取得了豐碩成果,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以“春蕾計劃”、“母親水窖”、“女大學生創業導師”與“巾幗建功”等活動為代表的成功案例不僅惠及中國性別平等事業,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借鑒。

  李英桃認為,中國女性主義國際關係研究,需要繼續深入挖掘近代以來中國婦女參與國際關係的歷史實踐及其所發揮的作用、黨領導下的婦女運動在國際舞台上的豐富歷史實踐等,同時也要結合好中國實踐,為解決世界性問題提供思路和辦法,體現原創性和時代性。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呂夢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