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和平利用太空 中國不是旁觀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5 09:36:29


 
  在載人航天方面,於1992年9月啟動的載人航天工程是我國航天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技術難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紀大型系統工程。自1999年11月20日發射“神舟一號”開啟中國的飛天之旅,至今已成功發射到“神舟十號”。特別是其間歷經了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首艘載人飛船將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順利送上太空、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現了首次空間自動交會對接等里程碑。按計劃,“神舟十一號”將在今年“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後擇機發射進行對接,並展開兩名航天員在太空中期駐留試驗。

  在深空探測方面,中國於2004年正式開展了被稱為“嫦娥工程”的探月工程。2007年10月24日,中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嫦娥一號”衛星成功發射;2013年12月,中國首台對月球表面進行巡視與科研工作的月球車“玉兔”號在月球彩虹灣實現軟著陸,並在超期工作19個月後於今年8月3日才正式退役停止工作。今年5月26日,中國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田玉龍表示,2017年下半年中國將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實現落月采樣並返回地球。除此之外,中國今年又正式批准立項火星探測任務,計劃在2020年實現對火星的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這兩項工程是中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標誌性和帶動性工程。

  中國在太空領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不但彰顯了航天大國的地位與作用,也為自己在太空領域爭取到了應有的話語權。今年7月14日,日本《朝日新聞》以《中國謀求成為太空開發主角》為題刊文表示,中國可能在將來代替日本參加的國際空間站,成為在這個領域的世界主角。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今年6月27日在報道中國成功發射長征7號運載火箭時也表示,中國的太空計劃已經超出了複制美國和俄羅斯成果的範疇。英國《衛報》也指出,中國在太空計劃上的自豪反映了中國“全球地位的提高以及不斷積累的技術專業知識”。

  中國始終將和平利用太空作為發展航天事業的宗旨

  實際上,中國始終致力於和平發展航天事業,以促進對太空的和平利用。一方面,中國政府在發展航天事業上始終秉承和平利用太空的宗旨。2011年12月29日,在中國政府發布的《2011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明確指出,中國政府把發展航天事業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堅持為了和平目的探索、開發和利用外層空間。明確提出了和平發展的原則,再次重申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發展宗旨,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發展航天事業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