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智庫發展非常不均衡,在數量、質量、地域分布、研究領域等方面均有體現。從數量看,截至2015年12月,全球共有智庫6846家,非洲54國智庫總數量為652家,占全球數量的9.52%,較之2013年的758家減少了106家,降幅達16%。根據浙江師範大學近三年連續發布的《非洲地區年度發展報告》,該地區智庫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一些國家政治及制度環境改變產生的影響;公共及私人對政策研究資助規模的下降;公共及私人資助方向從思想或創意和機構本身轉向對短期及專門項目資助的支持;機構因自身能力欠缺和無法適應變化而終止運營;來自其他機構、公司及電子媒體的競爭;機構因發展需要而發生了轉型等。
就地區分布來說,非洲智庫主要集中在經濟基礎和政治環境比較好的地區和大國,如南非、肯尼亞、尼日利亞、加納、埃及、烏幹達、津巴布韋和埃塞俄比亞,這8個國家共有智庫338家,占全非智庫總量的一半以上,達到55%。智庫數量在10個以上的國家有21個。撒哈拉以南非洲智庫有615家,北非智庫共37家。
頂級智庫的國家分布也極不平衡。南非經濟比較發達,政治成熟度也較其他非洲國家更為先進,歷年來該國智庫數量始終位列全非大陸各國智庫數量之首。在全球智庫數量最多的前25個國家中,南非、肯尼亞兩個非洲國家分別以86家、53家名列第13和第24位。從智庫影響力來看,2014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排前30位的知名智庫,有1/3設在南非。全球頂級智庫榜單中,南非有19家,位居非洲地區第一;埃及11家,位列第二。貝寧、莫桑比克、南蘇丹、索馬里、喀麥隆等13個國家各有一家智庫躋身非洲頂級智庫;半數以上的非洲國家沒有智庫入圍榜單。
就研究領域看,非洲智庫的研究涉及國防和國家安全、國民經濟政策、資源與環境政策、外交政策與國際事務、全球公共衛生等多個領域。每個研究領域中都有非洲智庫名列頂級智庫名單,一般有2-7家智庫上榜。其中從事國民經濟政策研究的頂級智庫最多,達到12家,環境政策研究頂級智庫有7家。
一項針對英語國家非洲智庫的調研發現,60.9%的人認為制約非洲智庫發展的最大瓶頸是運行經費不足,學術研究質量有待提高、研究領域不夠廣泛和智庫管理機制不完善也被認為是影響非洲智庫發展的重要原因。
發展特色鮮明助力中非合作
非洲智庫既具有智庫的普遍特點,又具有自身的鮮明特點。普遍特點包括國際化、網絡化和綜合化等,具體體現在:
國際化。包括經營理念的國際化、研究人員的國際化、研究視角的區域化和智庫業務的多元化等。通過不斷引入國際資源、加強國際合作,將“知”與“智”放到國際社會中進行推敲,以提高智庫研究成果的質量,提升智庫的國際影響。跨國研究、國際協同活動日益增多,科研項目的國際化傾向突出。有的智庫開始嘗試到海外設立分支機構,構建面向全球的研究網絡,真正起到了增進交流、形成網絡、助推公共外交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