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3日電/青年群體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一直頗受關注。有青年崇尚“該花就花”,認為趁年輕要對自己好些,有青年則堅持規劃儲蓄,認為年輕時就要為未來多做打算。年輕人到底應該秉持什麼樣的消費觀念?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571名19歲至35歲青年群體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28.4%的受訪青年每月工資均會透支,45.4%的受訪青年在平時生活中有時還需借助父母的經濟資助,51.2%的受訪青年期望“每月收入有一定比例剩餘”,69.4%的受訪青年認為年輕人應樹立“有計劃和理財意識”的消費觀。
28.4%受訪青年坦言每月消費均會透支工資
在北京某國企工作的湖南女孩張葉,每月房租幾乎占了她一半收入,平時除了吃飯、交通等費用,偶爾還要有朋友聚會等花銷。她直言工資“所剩無幾”,“我工作有一年了,平時雖然不會因節省而過於約束自己,但消費水平真的不算高”。談到為何沒有多少積蓄,她坦言大城市的消費水平本來就高,還要承擔房租這類不低的硬性支出,“想到去年過年回家沒能給父母錢,反而讓他們惦記我‘夠不夠花’,心裡很難過”。
河北省唐山市某中學教師王敏(化名)認為,生活條件好了,這讓不少從小就沒“受過苦”的孩子長大後也不會刻意去約束自己,更談不上有計劃地消費。也可能有一部分“攀比”心理,“拿電子產品消費來說,電子商品更新換代快,年輕人的電子消費賬單也跟著堆積。很多被更換的電子產品可能並未是壞了,只因為‘不是最新品’”。
調查顯示,28.4%的受訪青年每月均會透支工資,26.2%的受訪青年處於勉強收支相抵的境地,也有45.4%的受訪青年有富餘,僅4.3%的受訪青年表示富餘很多。有45.4%的受訪青年在平時生活中有時還需借助父母的經濟資助。
張葉坦言,經濟學專業出身的她非常注重收入規劃和支出分配,也曾兩次制定具體量化的理財計劃,“因為難抵日常開銷,每月定額用於理財的收入比例從1/5降至1/8。”她還表示,即便每月可供支配的數目微小,也會一直堅持,“這是一個好的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