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以次充好、修改產地……近年來,一些生鮮電商的“粗放”運營模式已經讓消費者忍無可忍,最終遭到“用腳投票”。面臨市場和資金的窘境,曾經異常狂熱的生鮮電商開始進入“洗牌季”。
原產地信息難辨認
品質良莠不齊
“號稱都是平穀大桃,4個油桃賣12元,6個大桃賣24元,介紹上寫著香甜多汁,簡直就像吃罐頭。但買來一嘗,什麼味也沒有,比早市賣的普通大桃都差遠了。”劉女士向北京晨報記者描述在一家知名生鮮電商購物經歷時滿腹怨言。
“線下就可買到的水果,為什麼到線上買?就是希望能吃到好的品質。”作為這家電商的“常客”,劉女士發現,隨著這家電商商品的不斷豐富,商品的品質卻變得良莠不齊了。
翟小姐經常在網上為家裡的孩子和老人購買進口鱈魚。但是,隨著媒體陸續對電商平台“走私”食品、以次充好等問題的曝光,翟小姐的心裡開始沒了底。
“一些標榜純正進口貨源的生鮮電商,卻被查出沒有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進出口工商經營範圍、海關編碼等關鍵資質。此外,委托貼牌現象在進口生鮮市場也屢見不鮮,例如市面上購買的進口三文魚,包裝信息卻顯示由國內廠家代工製作。我在網上購買的一些生鮮產品,進口食品外包裝沒有中文標識,連原產國信息都難以辨認,更別提檢驗檢疫部門的衛生證書了。”翟小姐認為,消費者很難辨別真偽。
倒閉和裁員消息不斷
淪為投資大坑
經歷了一輪資本和創業的狂熱,生鮮電商在今年可謂壞消息不斷。
曾被媒體曝出“缺乏進口資質”的美味七七已倒閉,生鮮電商的“粗放式經營”惡果顯現。隨後,愛鮮蜂陷入裁員風波,大規模“勸退”員工,生鮮社區O2O模式陷入困境。本來生活關閉了“本來便利店”;天天果園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門店全部關閉,並將天天果園升級為“閃電送”;“青年菜君”和“果實幫”分別在7月30日和8月1日宣布停業……生鮮電商領域已被投資圈戲稱為“投資大坑”。
對消費者而言,“品質控制”已成制約生鮮電商發展的關鍵。對生鮮電商而言,挑戰還遠不止於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