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難民就業難 德國很難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4 09:20:40


  中評社北京8月14日電/2015年德國全年共接收了約110萬難民,如何使這些難民較快地融入德國社會,成為擺在默克爾面前的難題。除了語言和文化隔閡外,難民融合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就業問題。

  教育水平低阻礙難民就業

  除了人道主義精神的考量,德國政府本期望難民能夠緩解德國的勞動力短缺等問題,然而由於教育水平低下,專業素質欠缺,再加上語言不通,大部分難民要融入德國勞動市場還需時日。

  根據德國之聲網站報道,德國聯邦勞動局公布消息稱,截至6月底,在勞動局報名求職的29.7萬名難民中,近74%的難民從沒有接受過職業培訓,近58%的求職難民只能打零工、短工。據聯邦勞動局的估計,只有4%的人有能力從事專家性質的工作,擁有高中畢業文憑者只占求職者的四分之一。在去年來到德國的110萬名難民中,完全沒有參加過任何正式教育的人達7%。

  德國之聲援引德國勞動市場和職業研究所研究員布呂克爾的觀點稱,難民融入德國勞動市場的速度要比其他移民緩慢得多。樂觀估計,希望最近入境的難民在5年後有50%的人能夠融入德國勞動市場。

  用“一歐元工作”替代“烤肉棚子”

  德國媒體N-TV曾用“難民帶來的應比烤肉棚更多”作為新聞標題,闡述如何充分安置難民就業。然而,囿於前述各方面原因,來到德國的難民現階段從事的大多是低水平的工作。

  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署發布的報告顯示,大部分男性難民都曾經做過小商販或者體力勞動者,大部分男性難民都在農業和服務業領域工作過,極少有人具備從事貿易、商業或教育領域的經驗。不過有報道顯示,最近兩年來到德國的敘利亞醫生數量大幅增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