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英媒稱西方對中國科技企業有偏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06 11:28:24


 
  西方公司也借鑒中國同行
  
  文章稱,西方普遍相信中國互聯網公司只不過是對西方公司的模仿,它們本身沒有創新能力。微信是對這種傲慢想法的最好回答。但它並不是唯一的例子。阿里巴巴聰明地用支付托管行為開啟了中國的電子商務,幫助買家和賣家建立了信任。它現在提供的服務充分地利用了其龐大的客戶數據庫,包括信用評分、數字營銷、審查簽證申請和婚介網站的客戶。滴滴的叫車應用還包括諸如定制巴士、試駕等創新功能。新浪微博(類似推特網站)擁有內置支付系統、還有抽獎平台,這兩個功能是推特沒有的。在擁有了支付、虛擬商品和遊戲帶來的收入後,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也不像西方競爭對手那樣依賴在線廣告。

  因此,中國與西方之間思想的交流現在是雙向的。臉書網站正嘗試將支付和商務並入其即時通訊應用,這是受了微信的啟發,就像“閱後即焚”照片分享應用程序從即時通訊應用擴大為媒體門戶(提供視頻、DVD、音頻播放器和電視功能)一樣。谷歌、臉書網站和微軟突然都對與客戶聊天的聰明軟件興趣盎然。西方顧客正在體驗中國成功企業塑造的移動互聯網。想要一探移動商務前景的公司不僅應該看向矽穀,還應該看向太平洋的另一邊。

  文章稱,決策者也應該研究中國。沒有哪個地方能比中國更多地揭示贏者通吃的數字市場具備的優缺點。正如微信所展示的,一個單一、占優勢的應用程序,尤其是包含支付系統的應用程序,給用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壟斷也會帶來風險。既然滴滴擁有了90%的市場份額,且眼下尚未出現任何有競爭力的對手,不難設想乘客很快要付更多錢、司機的收入也將減少的前景。如何在便利與壟斷之間取得平衡在數字時代對管理者而言是一個大問題。有一個已經很明顯的經驗教訓:與人人及百度相比,滴滴和微信因競爭激烈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如果中國的技術先驅想要成為真正的世界冠軍,競爭將是他們的朋友。

  (來源:參考消息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