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貨源緊俏 矽鐵、錳矽兩兄弟攜手攀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05 10:24:11


 

  正如行業人士介紹,鐵合金市場的供需環節簡單,大型鋼廠直接採購,中間不存在貿易環節,鋼廠每月月底要對下個月的原料進行招標詢價,這就是所謂的“一錘子買賣”。

  正是基於上述供銷模式,鐵合金生產企業有鋼廠客戶來保證經營活動,但其也得接受鋼廠的承兌付款方式,鋼廠以招標的形式確定下一月的採購價格,並握有主動權。然而,2014年11月開始,隨著鐵合金價格的下行,鋼廠的主動定價轉變為被動跟隨市場調價。近期,錳矽價格的上漲使鋼廠在尋貨過程中更加主動。

  面對資金實力和規模上都具有明顯優勢的鋼廠,鐵合金企業缺乏話語權。當前的定價模式仍然是大型鋼廠在月初確定月度採購價格和訂單量,並且訂單的資金回付需要2—3個月。

  “鐵合金企業陷入資金緊張、議價能力薄弱的困境。但是,可以預見,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大型龍頭企業實力不斷增強,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也將進一步提高。”謝栩說。

  規避風險有工具,期貨和期權供選擇

  鐵合金期貨上市將近兩年,鐵合金企業對期貨的認知度提升,參與意向也隨之增強。不過,相比其他期貨品種,矽鐵和錳矽期貨的參與度有待提高。

  鐵合金價格的大漲大跌,給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帶來了挑戰,企業的風險管理成為不可忽視的一環。如何應用衍生品工具規避經營風險,成為企業實現保值增值的當務之急。

  期貨日報記者從企業人士處得知,企業參與期貨的主要障礙是鐵合金定價尚未完全市場化。鋼廠制定月度採購價格決定了鐵合金企業參與套期保值存在障礙。定價模式的改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隨著鐵合金行業的洗牌,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定價權自然會增強。同時,鐵合金企業可以和鋼廠加強合作,採用點價模式,實現共贏。

  謝栩認為,企業對期貨的認識不深刻是不參與的主要原因。多數企業的領導對期貨的認識不全面也不專業,其並沒有認識到期貨的多元化可以滲透到經營的方方面面。

  眾所周知,利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是企業風險管理的一種手段,但在實際的生產和銷售過程中,標準化的套期保值往往不如意。鐵合金企業定價權弱、資金緊張、對風險管理認識不足、沒有建立套期保值的團隊和相應的制度措施,傳統的套期保值在鐵合金企業推行比較困難。這個時候,企業可借助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公司進行場外期權的個性化產品定制,場外期權可以成為鐵合金企業做好風險管理的有益探索和嘗試。

  新湖期貨太原營業部總經理陳志舉了例子:一家鐵合金企業錳矽,年產能在36萬噸,月均產能在3萬噸,期貨價格為7000元/噸,企業按一個月的量來做套期保值,投入的保證金約為2100萬元,而利用場外期權,只需投入合約價值的2%(具體視價格的波動率來定)。也就是說,企業買一個看跌期權,只需投入420萬元。相比單純的商品期貨,企業可節省1680萬元的資金,這部分資金可用於生產經營,也可用作現金管理(存銀行、購買貨幣基金、購買債券等)。利用場外期權既做好了風險管理,鎖定了價格下跌風險,又節約了資金成本,提高了風險管理的效率。當期貨價格在行權期內跌至6000元/噸,企業可行權,行權盈虧=(7000-6000)×30000-420000=2958(萬元)。這樣算來,鐵合金企業通過場外期權,用較少的資金實現了7倍的盈利,大大提高了風險管理的效率。當期貨價格在行權期內超過7000元/噸,行權到期,企業可放棄行權,虧損幅度有限,不會出現套期保值需要追加保證金的情況。

  “以上案例,企業買入一個看跌期權,實現了風險管理的功能,在虧損有限的情況下放大了盈利空間,解決了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問題,為企業保值增值創造了可能。”陳志說。

  事實上,鐵合金企業參與場外期權也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定,量力而行,參與前期要與風險管理公司進行充分討論和交流,選擇適合企業的場外期權產品,把握好行權時機。

  “鐵合金行業具有自己的循環周期,在這一輪的行業洗牌過程中,期貨的風險管理作用被市場廣泛認可和接受,更多的企業將參與其中,進而實現穩定生產經營的目的。”李娟說。

  (來源:期貨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