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汪毅夫廈門開講:“去中國化”是六親不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6 00:18:24


汪毅夫教授設計的親屬關係表
 
    
    亲等直接表明血缘关系的亲疏程度。从子(“我”)往上或往上后经两条斜线相连的点往下计算(如上图所示),每一线段为一亲等。子(“我”)同父(母)是一亲等,以此类推,同从兄弟(姐妹)是八亲等。

   在姻親方面,汪毅夫表示,姻親指因婚姻關係而形成的親戚關係,包括血親的配偶(如兒媳、姑丈)、配偶的血親(如岳父母、夫或妻的兄弟姐妹)、配偶血親的配偶(如連襟、妯娌等)。 

  汪毅夫表示,平時所說的“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說的就是一個親屬關係。在汪毅夫设计的图表里,高、曾、祖、祢为近四世祖。祭祀近四世祖是小宗别于大宗(祭祀始祖)的要点。小宗亲属的范围及于“三从兄弟”,而古代丧服的规定也止于“三从兄弟”,因此这个图表是简明版的“本宗五服亲属图”。
 
  講解完血親和親等關係後,汪毅夫開始講解兩岸之間的返鄉探親的宗親活動。他指出,福建和台灣在歷史上都經歷過移民開發的階段,台灣的開發主要是由福建的移民實現的。福建的鄉村絕大多數屬於宗族鄉村。在台灣,福建移民及其後裔一直是台灣人口構成的大部分。據估計,台灣民眾的祖籍地80%在福建。於是,台灣民眾返鄉探親的主要去處之一是福建。

  汪毅夫舉例說,1990年11月台南縣吳姓鄉親謁祖團到福建晉江吳姓宗祠的活動屬於閩台宗親的集體活動。他們是認親認祖後組團到福建宗祠參加宗親聯誼等活動的。集體活動是閩台兩地宗親活動的主要形式。活動期間,往往會有兩地族譜的對接、兩地族譜的合編,以及共同修宗祠、修祖墳、共同祭拜祖先的動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