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滴滴出行前進遇難題 財務結構被指失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2 11:25:12


 

  這與近日媒體頻繁報道的滴滴補貼下降、悄然漲價,動態加價等消息不謀而合。以北京為例,漲價前,滴滴快車的計費標準為:1.5元/公里+0.35元/分鐘,最低消費10元;漲價後,計費公式調整為:1.8元/公里+0.5元/分鐘,最低消費10元不變。

  對此,各方評價不一。有乘客表示,雖然每次打車之前都要確認平台給出的預估價格,但平台更應該發出專門的價格調整說明,不要讓乘客點擊價格構成後才看到。這樣悄悄地漲,有“蒙騙”用戶的味道。不過,張旭認為,高額補貼並不是健康市場的長期現象,減少補貼或調價是理性回歸,通過杠杆調節最終讓互聯網專車價格趨於正常,也是其爭取早日實現盈利的必由之路。

  根據滴滴出行官方最新數據,目前平台擁有3億註冊用戶,近1500萬註冊司機,日完成訂單突破1400萬單,超過美團、大眾點評,在中國互聯網界僅次於阿里巴巴和京東。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表示,在滴滴平台各項應用中,訂單量最大的為快車業務,但其並未透露具體比例。有報道指出,滴滴1400萬日訂單中有7成來自快車業務。

  “吞噬補貼的快車創造GMV(流水)成本太高,客單價成交額低,並不能支撐良性的財務模型。”業內人士指出。

  (來源:經濟參考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