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傅瑩:中國為什麼對南海仲裁案說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12 15:12:38


  菲律賓單方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備受關注,海牙仲裁庭已經宣布將於7月12日公布最終裁決結果。一些西方國家和媒體似乎知曉裁決結果將對中國不利,早早開始敦促中方接受裁決。但中國對仲裁案的立場十分明確,即“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中國反對南海仲裁案有充分的國際法理依據。中國這樣做不僅是在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也是在捍衛國際海洋秩序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為什麼中國拒絕接受和參與仲裁程序?因為中國作為主權國家,有權選擇解決爭議的方式,這是國際法賦予主權國家的合法權利。同時也是因為菲律賓單方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存在濫用爭端解決程序、偷換概念和刻意掩蓋爭議實質的諸多問題,自始就存在瑕疵,因此缺乏合法性。

  首先,菲律賓提起仲裁的訴求涉及與中國一些島礁爭議和兩國之間的海域劃界問題。領土主權問題不屬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調整範圍;對於海域劃界問題,中國已於2006年依據《公約》298條規定作出排除性聲明,因而不再接受使用強制爭端解決程序。
   
  第二,菲方單方面提起的強制仲裁未滿足《公約》規定的前置條件。根據“無爭議不仲裁”的原則,提起任何強制仲裁前,雙方就仲裁事項須確實存在爭議。但是,例如菲律賓在仲裁中提出關於單個島礁法律地位的問題,而中方從未就單個島礁主張海洋權益,是一直將其當作群島的組成部分。

  《公約》也規定,提起訴訟前相關方須充分交換意見,但菲律賓從未與中國就仲裁事項進行任何溝通。菲在申訴報告中聲稱,因與中國的“雙邊磋商”以及“後續的眾多溝通”都“陷入僵滯”無法解決問題而提起仲裁。這不是實話,事實上,是中方一直試圖與菲律賓進行有意義的溝通而得不到回應。

  因此,菲單方面提起的仲裁並未滿足《公約》規定的法定前置條件。此外,菲方單方面提起仲裁也違反了其先前與中方達成的共識,即:雙方承諾通過雙邊談判和協商解決爭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