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騰退被占用文物 北京將推置換計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11 09:56:18


順承郡王府遷建至朝陽公園東側(來源:網絡資料)
  中評社北京7月11日電/“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府是北京皇城文化的一大代表,時至今日這些王府大多已舊貌不再,保護狀況堪憂。目前北京被列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和市級文保單位的王府約15座,北京青年報記者探訪發現,除恭王府經過30餘年的騰退修繕實現對外開放之外,其餘14座均被占用,這其中不少已經淪為大雜院,安全隱患突出,瀕臨消失的邊緣。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文物的占用情況正在盤點,有關部門將對其中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以及不合理利用的占用單位提出置換計劃。

  北青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王府的占用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被學校占用,例如克勤郡王府被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占用,醇親王府(南府)部分被中央音樂學院占用。第二類是被機關、部隊等單位作為辦公場所,例如位於後海北岸的醇親王府現在是國家宗教事務局、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第三類是變成民宅,比如僧王府、慶王府、寧郡王府等。

  還有一類被占用的王府是裡面既有單位在辦公,也有居民居住,最典型的就是屢次因安全隱患被點名的孚王府。另有一處特殊的是順承郡王府,舊址位於西城區太平橋大街,1994年,全國政協禮堂修建新樓,將順承郡王府異地複建到了朝陽區朝陽公園東側,改名為郡王府,現為一家飯店和CBD國際會議中心,然而無論是舊址還是新址,周圍已經鮮有人知道“順承郡王府”的歷史。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被占用的王府大都不對外開放,不論機關單位占用還是民宅,門上都貼出了“謝絕參觀”的字樣。僅從外觀來看,被單位占用的王府維護狀況相對較好,而被居民占用的則大多存在嚴重的私搭亂建,安全隱患突出。段祺瑞執政府就是其中的典型,用作人大老校區宿舍的部分樓道堆滿各種雜物,樓道最窄處只能容兩人並排走過,而被中國社科院幾處國際研究所占用的部分,哥特風格的灰色磚石樓群與中式的紅柱綠門都清晰可見。

  本市有3840處不可移動文物,除王府外,北京究竟有多少文物被占用?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文物的占用情況目前還在盤點中,有關部門計劃結合本市疏解的情況,對其中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以及不合理利用的占用單位提出具體置換計劃,有些條件比較成熟已經騰退的可以建設博物館,有些目前文物保護情況較好的單位,也可以繼續進行文物的合理化利用。

  (來源:北京青年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