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乃平。(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桃園6月28日電(記者 黃文杰)親民黨前“立委”、政治大學金融系兼任教授殷乃平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不管中國大陸怎麼看待台灣,國際社會對於台灣出訪的“總統”,都叫做台灣的“總統”。他認為,不管兩岸和平談判也好,或其他國際場合,總不能使用曖昧字眼,設法避開稱呼對方,中國大陸需要好好考量一下。
針對蔡英文在參觀巴拿馬運河時,題字“見證百年基業,攜手共創榮景”,並留下“President of Taiwan(ROC)”蔡英文的署名,引發各種不同解讀。
殷乃平認為,我們的ROC在國際正式場合,都被中國大陸成功抹掉或刪除,在這種情況之下,台灣出去的人,到底要用哪種名稱來稱呼?
他說,如果叫地區的“元首”,好比台灣的“總統”,對於一些比較敏感的人來說,認為你在搞“台獨”,如果用ROC的名稱,中國外交部在國際場合已經禁止,名字不准用。
殷乃平指出,這就會出現identity,所謂身分的認同,國際政治場合到底要用怎樣的身分認同,雖然大家都稱你是“來自台灣的“總統”,可惜的是,這畢竟不是正式名稱,蔡英文本身從台灣出去,不能稱呼自己是台灣“總統”嗎?這會坐實外界對於民進黨的批評,只好在後面加了刮號ROC。
他認為,從台灣角度來講,算是不得已,換個角度來說,情何以堪,這就好比所有台灣出去的護照,ROC底下加(Taiwan),讓別人曉得你是來自台灣,因為ROC在國際社會已經沒有人使用。
殷乃平覺得,如果兩岸之間要正式見面的話,你要給從台灣出去的代表,一個正式的名稱,如果繼續缺少一個正式名稱,不管兩岸和平談判也好,或其他國際場合,總不能使用曖昧字眼,避免稱呼對手,中國大陸是需要好好考量一下。
他舉“中華民國”在台灣”,將來在歷史上也許都是用這個名稱來稱呼,1949年之後政府遷來台灣,就好比歷史上的偏安,“中華民國”偏安到台灣,“中華民國”在南京,“中華民國”在台灣,到了需要好好正式考量這個名稱問題,也許已經不能再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