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企聯合體出海 高鐵下一站或是馬來西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25 10:01:25


  中評社北京6月25日電/高鐵出海下一站,馬來西亞?

  廖中萊站在中車的列車模型旁,一邊認真聽著工作人員的介紹,一邊輕輕點頭。此時正是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現代化鐵路技術裝備展在北京展覽之時,全中國最優秀的高鐵相關企業都聚集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作為馬來西亞交通部部長,廖中萊的這次中國行肩負著十分重要的任務:為明年即將展開招標的馬來西亞至新加坡的新隆高鐵考察合適的承建商。在參加完6月20日上午的開幕式之後,廖中萊馬不停蹄地趕赴展覽中心,詳細地參觀相關企業,咨詢相關技術。

  顯然,中國的高鐵為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對中國的技術非常有信心。馬來西亞官方和公司來到這裡了解中國鐵路的發展,我們非常高興也十分驚訝地看到中國的技術成長得這麼快。我們非常期待馬來西亞能夠跟中國多學習、多合作。”廖中萊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不過,此次中國的對手眾多,僅在亞洲,就有韓國和日本。當記者向他問及“中國的機會大嗎”時,廖中萊發出爽朗的笑聲,並表示,“非常歡迎中國來投標。”

  競爭已經開始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間的新隆高鐵設計長度僅有356.1公里,其中馬來西亞段的長度為326.1公里,新加坡段的長度為30公里,線路計劃連線吉隆坡“馬來新城”到新加坡裕廊東,之間包括芙蓉、馬六甲、蔴坡、巴株巴轄和努沙再也在內的5個城市。高鐵建成以後,這段里程所需時間將從6小時縮短至最少90分鐘。

  儘管招標尚未開始,但各國之間的火藥味已經開始彌漫。

  事實上,早在廖中萊訪華之前,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盛光祖就已經率領約40人的鐵路豪華出訪團出訪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出訪團參訪了馬來西亞陸路公共交通委員會和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而這兩個部門正是提出新隆高鐵項目的單位。
 
  這樣的重視表達出中方爭取新隆高鐵項目的高度意願。因為這關係到從昆明出發途經老撾、泰國到馬來西亞的鐵路建設計劃,這是“一帶一路”構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與新馬政府都保持友好關係,中國和新加坡也在地鐵領域開展了合作,合作前景還是很大的。”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表示。

  不過,競爭者也不甘示弱。

  6月14日,韓國也派20人代表團到馬來西亞爭取新隆高鐵項目,表示韓國政府高度重視此項目,除了將提供安全高效的高鐵服務外,也願意提供高鐵技術轉移。韓國提出的營運成本比日本新幹線低,整體上也比法國少35%。而日方在今年3月,也派了東日本地道公司高層和日本駐吉隆坡使館官員,與馬來西亞交通部官員會面,表達日本對參與該項目的熱切期望。

  除了中日韓以外,法國、德國等也表示有意參加新馬高鐵競標。
 
  “新隆高鐵將成為向北連接馬泰高鐵和中泰高鐵的泛亞鐵路布局之重要一環,讓中方建設新隆高鐵,有望以相同系統連接這一區域鐵路;若採取日本新幹線或其他國家技術,則可能因系統不同而難以互聯互通。”業內人士表示。

  鐵科院合作開發部部長於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不同國家的鐵路標準都有很大的區別,按照不同標準建設的鐵路,若想互聯互通,則涉及到標準的轉換,這需要詳細的溝通。

  好消息是,相較於日本,馬來西亞可能更為關注車輛和技術都比日本便宜且在資金籌措方面更為便利的中國方案。

  “新隆高鐵目前已經進入到最後階段。我們必須把需求跟技術評估做好後,才能夠公開招標,所以還有一段時間,希望在明年我們能把要求提出來讓中國和其他國家生產者投標。但是我對中國的技術非常有信心,因為他們能夠容納世界各國的頂尖技術。我們不只是看重技術和安全,還有其他因素,包括所謂各地車站的發展,沿線地方的發展等。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非常重視這條鐵路,因為這關係到沿線各地的發展。我們還沒有作出最後的決定,現在正在多了解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技術。”廖中萊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下一站,馬來西亞?

  儘管競爭激烈,但中國的優勢顯而易見——目前全球只有中國有建設熱帶高鐵的經驗。

  “雖然日本等發達國家在高鐵研發環節有一定優勢,但再好的技術最終都需要走出實驗室才能體現其價值。全世界唯一一條在熱帶地區建成的高鐵線路是我們的海南高鐵,這是別的國家沒有的。我們應該對中國高鐵走出去有信心。”王夢恕表示。

  3月21日,中國中鐵宣布投資20億美元參與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郊外的“大馬城”項目,在此設立區域總部,負責亞洲範圍內的鐵路基建立項工作。這和馬來西亞政府看重的推動鐵路沿線地方經濟的發展不謀而合。

  中國高鐵技術的安全性已逐步取得世界認可。目前,中國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開合作,技術裝備遍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印尼雅萬高鐵、中老鐵路已開工建設,中泰鐵路、匈塞鐵路項目合作已啟動,俄羅斯莫斯科-喀山高鐵、坦贊鐵路等項目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

  世界市場正在向中國高鐵招手,中國高鐵也急需更廣闊的發展天地。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的中國企業聯合體“抱團”踏上出海之路。

  “中國鐵路發展非常迅速,現在中國鐵路有12萬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鐵路推動者。我也看了中國的展覽會,希望將來這裡能夠成為世界高鐵展覽中心,成為世界各國都必到的一個展覽會。”廖中萊表示。

  (來源:華夏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