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中國購物(德國之聲電台網站) |
中評社北京6月24日電/ 美媒稱,中國對歐洲的戰略是形成鮮明對比的經濟機會主義與戰略願景並存。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22日發表題為《<中國在歐洲的攻勢>:北京是否有一項總體規劃?》的文章稱,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訪問學者菲利普·勒科爾和波士頓咨詢公司駐香港高級顧問阿蘭·塞皮爾克在他們合著的《中國在歐洲的攻勢》中,分析了中國在歐洲迅速擴張的足跡,以及其在全球範圍內的意義。
對於這部著作的書名——《中國在歐洲的攻勢》——他們表示,幾年前,這或許聽上去有點令人擔憂,但是中國對歐洲的經濟意圖不僅是關於創造就業和價值,而且是關於在一個已經衰弱並且存在某種程度的分裂的大陸(英國或許是最顯著的例子)擴大影響力,這個大陸距離美國(中國眼中的終極競爭對手)非常遙遠。歐洲是中國希望能夠留下除了足跡之外的東西的“西方”的一部分。
對於歐盟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他們表示,一方面中國主動提出加入重振歐洲基礎設施的“歐洲戰略投資基金”等歐盟重要計劃。中國可能將成為這一項目中最大的非歐洲利益攸關方。另一方面,一個典型的案例是中國與16個中東歐國家創建的“16+1合作”機制。在這些國家中,有七個與中國就“一帶一路”倡議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中國也試圖與南歐和北歐國家建立類似的平台。
他們認為,中國並不存在一項針對歐洲的“總體規劃”。首先,歐洲是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走出去”戰略的一部分。其後,中國在2008年至2009年利用歐債危機期間的機遇加快了投資步伐,當時中國購買了歐洲債券,並且開始購入歐洲基礎設施的股權。現在,中國投資正在採取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挖掘單個的歐洲國家。儘管“一帶一路”倡議的很多方面至今尚不明朗,但是歐洲確定是這項計劃的最終目的地之一。
兩位作者認為,作為一個金融中心,即使英國“脫歐”,倫敦仍對中國投資者具有吸引力,他們仍會將其作為一個人民幣交易中心。儘管存在種種缺陷,歐盟仍是一個強大的貿易集團,在對於中國非常重要的問題上——如市場經濟地位——擁有明確的表態權。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