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決南海問題:實力與國際法缺一不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23 18:34:11


 
  在那份理由充分的反對意見中,施韋貝爾法官得以指出了判決的法律漏洞並闡述了為美國對尼加拉瓜軍事活動辯護的法律論證,且是得當地出於國際法之角度。也就是說,美國確實輸了案子,但是它並沒有在國際法上輸理了,因為它至少得到了庭上一員有力法律論證對它立場的支持,這極大地減少了美國在名聲上的損失。

  結論

  簡言之,我的意見是中國應該參與南海仲裁案,至少參與關於管轄權的程序階段。不這樣做會極大地損害中國名聲,因為作為崛起中要擔起全球領導力的全球大國,中國擔不起被視作由國際法維持的國際體系的局外人。此外,不參與會讓中國得不到暗藏於相關法律程序議事規則中的法律機會。

  仲裁庭的最終裁決很快就要出來了,在大多數關於法理依據的問題上很可能也不會有利於中國。可想見的是,案件的一個嚴重後果是其他聲索國就會緊隨著起訴中國,對中國採取法律行動。對中國來說在當前菲律賓發起之仲裁案的程序中再做什麼都已經晚了,但建議中國全力參與任何未來的南海仲裁案,尤其是在關於管轄權的階段。有必要再次強調,根據國際法既定規則與實踐,參與關於管轄權之聽證會並不必然意味著接受有關國際仲裁庭的管轄權。也就是說,從法律上講,參與而不接受是國際法允許的。

  如果中國在管轄權問題上輸了,它仍然可以從案子中退出並拒絕參與關於法理依據的程序。即使中國有意缺席第二個階段,它也應該準備必要的保質——也保量,若有必要——的法律論證與證據,就像真的參與了辯護己方立場階段時要提交的那樣。這樣說來,2014年12月7日中國政府公布的《關於菲律賓共和國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理應慶祝,因為這是中國發布的第一份闡述己方對案件法律立場的文件。這是一份里程碑式的文件,因為它講著國際法的語言並植入中國自己對國際法的訴求,表明了中國能夠並正在跟隨潮流用國際法來保護自己的國家利益。

  與此同時,擴大和鞏固中國對南海島嶼水域的實際控制同樣重要,尤其是造島活動。島嶼建設本身並不違反任何關於領土完整的國際法,儘管對於南海是否因為填海造陸而有損海洋環境尚存爭論。甚至從國際法的角度來看,對爭端島嶼的實際控制在很多情況下能增強一方的法律訴求,而不是削弱之。所以說,國際法與積極的國家行為(實行實際控制)同時保護著一國的國家利益。(作者王江雨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來源:中國智庫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