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來明: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策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17 16:21:35


   
   二、人口老齡化是未來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性重大問題。根據國家老齡委的預測,2013年至2021年是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年均增加700萬老人;2022年至2030年為老齡化急速發展階段,年均增加1260萬老人,接近當前的2倍,2040年前後,我國將進入超級老齡化階段。“十三五”時期是應對老齡化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窗口期,必須抓住機會,加快相關制度建設。
  
   第一,順應形勢變化,大力倡導積極老齡化。在我國,“積極老齡化”不僅是針對老齡化的嚴峻形勢積極採取舉措,而且隨著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經濟獨立性和自尊自立願望的不斷提高而成為越來越多老年人追求的目標。因此,應該完善應對老齡化的工作方針,改變簡單將老年人擺在被動“接受”服務位置的思路,將老年人的“自立自強”納入其中。
  
   第二,加大對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支持力度,合理髮展養老機構。我國的現實情況和國外經驗都表明,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是養老服務體系的主體。應該切實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的目標要求,加大對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場所以及適老化設施的建設和改造投入,建立並完善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服務支持系統,提高居家養老服務水平。同時,應該發揮好養老機構的補充作用,穩步發展機構養老,弱化養老機構床位數考核,注重服務能力提升。
  
   第三,加快養老保障、醫療以及就業領域的制度建設,以適應我國人口老齡化需要。一是加快養老保障制度改革。在城鎮職工養老保障方面,應該逐步落實“堅持精算平衡,完善籌資機制,分清政府、企業、個人等的責任”以及“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的要求,盡快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以平衡地區間養老壓力,並通過完善精算平衡機制以解決贍養率過高帶來的資金平衡壓力。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障方面,應該通過穩步提高保障水平、改革完善宅基地和承包地等土地流轉機制、確保農村老人的土地收益、完善社會救助等多種方式,為城鄉老年居民提供基本的經濟保障條件。二是適應老年人的需求變化,加快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改革。針對疾病模式轉變趨勢,強化對各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早期干預和管理;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加快發展康復護理機構;改革服務方式,逐步推進家庭病床和上門服務、即時服務和主動監測。三是以提高大齡勞動力的勞動參與率為目標,完善就業政策。通過實施延遲退休、就業補貼、避免就業歧視、加強對大齡勞動力的培訓和就業服務等政策舉措,不斷提高大齡勞動力的勞動參與率,支撐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