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林泉忠:“香港共同體”的型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13 09:56:51


 
  七十年代“香港文化”的建構 

  然而,本土統一經濟市場的建立及本土社會條件的逐漸成形,並不足以確立一個具有文化靈魂、能凝聚香港住民歸屬意識的共同體。因此﹐“香港共同體”的型塑,除了必要的“硬體”,還需要“軟體”的支撐﹐即“香港文化”的創造。

  眾所週知﹐香港的傳統文化是以廣東文化為主體﹐在1950年代以前,以粵劇為代表的民間文化活動與廣州及周邊地區交流頻繁﹐形成了某種程度的“省港文化網絡”。然而,自從新中國建立後,兩地的文化交流中斷,中國大陸開始興起了“社會主義新文化”﹐排斥傳統藝文活動的狀況到了1966年開始的“文革十年”更走向極端。

  然而就在此時,香港無線電視台啟播﹐掀開了創建“香港文化”黃金時代的序幕。作為“香港文化”象徵的,以李小龍為主的香港功夫電影熱潮,及以許冠傑為鼻祖的粵語流行曲的創作熱潮,正是在這個年代湧現出來的。換言之﹐香港在1949年後﹐尤其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形成了與中國大陸截然不同的生活文化形態。

  “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也積極推動一系列的新政策,包括擴大市民參與政府行政工作的空間﹐以穩定香港社會。這些政策都促使了1970年代的香港居民開始普遍產生“香港是我家”的意識。“香港人”這一新的身份認同開始在香港社會萌芽。

  (作者林泉忠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原題:《“香港共同體”的型塑》,“香港本土主義的起源”系列之一。作者博客/微博/FB:林泉忠)

   來源:愛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