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緩和與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關係,推動並加劇中美、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對抗。
美日要想在解禁集體自衛權後繼續推動修憲,必須緩和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否則國際外交壓力、國內民意壓力必然會導致日本修憲之路寸步難行。在這種目的趨勢下,日本在通過挑釁中國實現美國支持其解禁集體自衛權後,就開始不斷努力緩和與中國關係。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在中國實現對釣魚島常態化巡航、東海防空識別區設置後,中國戰術上也需要緩和中美、中日關係以避免矛盾激化影響中國的大國戰略。在這種背景下,中日首腦終於在2014年11月份的APEC峰會上實現了3年多來的首次會面。中日領導人的這次會面,是日本周邊外交緩和的實質性變化。在中日關係緩和後,日韓關係也迅速取得緩和,日本推動進一步修憲的外部環境基礎逐漸具備。
日本在與中國、韓國關係緩和後,進一步推動修憲的外部環境就有了。有了這樣的外部環境,內部壓力也會因此減小,那麼推動修憲的時機也正在因此而逐漸成熟。
事實上,日本自己在緩和與中國關係的同時並未停止挑撥中美、中國與周邊其它國家的關係。日本多次聲稱要和美國一起巡航南海,但直到美國親自赤膊上陣,自己也沒有出馬。不過,日本雖然沒有實施巡航南海,挑撥中國與南海國家關係卻不遺餘力。不但軍事上支持菲律賓、越南等國,軍艦還開始走出國門與菲律賓進行軍演,甚至訪問越南。另外,日本在過去幾年涉入南亞國家緬甸的力度越來越大,這些都是在加快推動中國與美國的對抗以及挑撥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第四步:完成修憲,成為正常國家。
如果說上述三步是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那麼完成修憲則是未來完成時。從過去一兩年日本政府的動作看,安倍正在加速推動修憲。
事實上,安倍晉三是一個典型的右翼分子,具有很強的軍國主義傾向,他的政治偶像是擔任過國戰後首相的外公岸信介。岸信介是二戰甲級戰犯,和日本侵華罪魁東條英機等並稱“滿洲五人幫”,是侵華的罪魁之一。不但如此,岸信介還是戰後第一個敵視中國的首相。而安倍晉三政治上則是其外公岸信介在21世紀的延續,他在政治思想上的模板就是岸信介,他的政治導師則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
早在2006年9月,安倍競選自民黨總裁時就明確表示:“如果成為自民黨新總裁,我將在修改憲法的政治日程中發揮領導作用。”2012年9月,當安倍重新回到政壇並當選第25屆自民黨總裁後,安倍雖然語言上收斂很多,但行為上則更加積極推動修憲。他第二次上台後對中國表面上看似“友好”地積極發展中日關係,實際上則是為實現自己的修憲目標而展開的公關工作而已。2015年9月,安倍領導的執政聯盟憑借議席優勢,強行表決通過了新安保法案,解禁集體自衛權。2016年3月,安倍即提出發起國民修憲討論,試圖在任期內完成“修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