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華國際時評:貽害後世的“安倍教育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9 16:32:11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安倍經濟學”幾近破產,“安倍政治學”涉嫌違憲,“安倍軍事學”窮兵黷武。但所有這些加起來,恐怕都沒有“安倍教育學”給日本和亞太未來帶來的貽害和流毒更甚。

  3月18日,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新的高中教科書審定結果。經文部科學省反覆審查、乃至刁難後,多家原本持論相對公允的教科書出版社被迫修改在歷史、領土、修憲等問題上的立場。遭“閹割”的教科書愈發向安倍政府的右翼立場靠攏,距離歷史真實和人類良知越來越遠。

  以歷史問題為例,“南京事件”(即南京大屠殺)是日本近代史教科書無論如何繞不過去的話題。以往,大部分教科書根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文獻等歷史資料和各家說法,記載有20萬至30萬不等的具體遇害人數。但在這次審定過程中,日本政府要求這些教科書删除具體人數,而是以“大量”一詞模糊處理。

  可以想見,當日本中學生學習這一章節時,“大量”一詞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他們聯想到“大屠殺”這種血腥的殺戮圖景。輕描淡寫的“大量”背後,是安倍政府妄圖將歷史真相永遠踢出日本人記憶的終極動機。

  如果說安倍版教科書在歷史問題上無視歷史,在領土問題上則是無視現實。以往的教科書中,在提到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日韓爭議領土竹島(韓國稱獨島)、日俄爭議領土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時,一般會交代一下領土爭端的背景以及對方國家的說法,但在安倍政府此次審定後,所有提到領土問題的24套高中教科書,包括《日本史》《地理》《現代社會》《政治經濟》,全部修正到安倍政府的立場,沿用“固有領土”的說法。

  安倍政權這種“領土教育”的政治動機非常明顯:以激化、固化領土爭端矛盾激揚日本的民粹主義,為他的修憲、軍事大國化等政治議程提供持久抓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