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智庫:絲路項目需要吸取坦贊鐵路教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9 15:49:58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坦贊鐵路曾是中國最大的援外項目之一,如今卻年久失修。中國願意為修建工程買單,卻把昂貴的維修工作留給了貧窮和腐敗的非洲政府。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兩位研究員羅伯特·勞倫斯與弗雷德里克·圖希認為,中國需要從1970年代修建坦贊鐵路當中吸取教訓,對“一帶一路”基建項目做出持續性承諾。

  3月18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在北京合辦研討會,分享有關“一帶一路”研究成果。雖然勞倫斯和圖希不在現場,但在所有參會嘉賓言論中,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他們合著的這篇論文。

  兩位研究員指出:建設坦贊鐵路,本意是為贊比亞和坦桑尼亞的富銅地區提供一個出口走廊,同時為沿線數百個農墾點帶來生機。但實際上,由於中國不負責鐵路運營,這條鐵路在建成之後就落入了貧窮和腐敗的非洲政府手中。結局令人失望,完工僅三年後,坦贊鐵路每天通過車次就從17列減少到了2列。

  “在建設期間,中國派出約13000名工程師和技術顧問,但他們是來修建鐵路的,而不負責提高當地人的技術能力。”該論文寫道。在他們走後,坦贊兩國都沒有足夠的專業人士去維修鐵路,當地政府也沒有沿鐵軌興建基礎設施,來聯通各農墾點,最終導致經濟效益打折。

  勞倫斯和圖希借此提醒中國官員:基礎設施不是一次性投資,也不是孤立的項目,為了讓“一帶一路”倡議成功,中國必須對其資助的項目做出持續性承諾,確保受捐助國也參與到合作當中,使雙方百姓共贏。

  兩人還指出,在其它國家進行大規模投資,中國官方需要對國際投資的政治副作用有所準備。他們指出,即使是一個身在國外的經濟機構也有可能將政權拖入政治或軍事泥淖。

  “如果建立一個經濟機構以支持國家的對外政策目標,它很可能快速擴大自己的利益,並與國家利益發生衝突。”文中寫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