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政協常委:建議允許海外華人保留恢復國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5 11:07:53


 
  第二,李崴認為,該條款損害民族凝聚力。他說,很多人取得外籍是出於現實生活的考慮。如果在取得外籍後仍能保持中國國籍,海外華人更能維持與中國的情感紐帶和對中國的認同,並能將其延續到後代。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並不要求入籍移民放棄原國籍;保留中國國籍,也能讓海外移民更為名正言順地為中國爭取利益。

  第三,按該條款,中國公民取得外籍後就喪失中國國籍。如此一來,其在海外將完全不受中國法律約束,在國內還可享有國外領事保護。這給外部勢力干涉中國內政提供了借口,不利於維護中國國家安全。

  第四,按該條款,中國公民是否還具有中國國籍的認定依據,需從屬於外國法律和外國國籍的授予行為。“這相當於將外國法律置於中國法律之上,有損國家尊嚴”,李崴說。

  李崴回顧,從歷史上看,海外華人為中國革命、抗戰、傳播中國文化、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立下了歷史功勛;而今,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更得益於海外華人在資金、市場、人才、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巨大貢獻。海外華人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過去中國也沒有不承認海外華人的國籍。

  直到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政府為了消除一些國家、特別是海外華人數量龐大的國家的政治顧慮,才先後與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以條約或聯合公報的形式,處理當地華人的所謂雙重國籍問題,並原則上不再承認外籍華人的中國國籍。這一政策在1980年的國籍法中正式確立。

  但李崴認為,這種做法完全割裂了外籍華人與中國的法律關聯,弱化了他們與祖國的情感紐帶,“儘管原意是消除他國疑慮,但實際結果是放棄了對海外同胞的責任,但卻並未換取他國的真正信任。”

  他呼籲,如今中國和世界形勢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早應該摒棄。他還稱,在中國陷入超低生育水平、面臨著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的今天,外籍華人理應成為社會發展的貢獻者。“根據各國經驗,適度引進移民有助於緩解人口危機。”李崴說,“吸引海外華裔回國定居遠比讓其他族裔流入更為合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