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全球央行藉負利率推谷經濟 恐成空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5 10:33:58


  
  以上現象也說明,負利率其實增加了對未來央行政策的不確定性,並導致以下情況成為可能——隨著利率及債券收益率進入負值,市場正自然而然壓低通脹預期指標。

  3、丹麥無起色 瑞士銀行業被迫加息

  除去以上各種“反效果”外,從2012年起就開始實施負利率的丹麥,也提供了負利率可能“無效”的典型案例。只不過,保證丹麥克朗與歐元掛恥是丹麥央行的惟一職責而已。

  丹麥企業及個人支出仍疲

  丹麥央行第一次採用負利率是在2012年中期,當時正值歐債危機,投資者處於避險模式。此後的大部分時間裡,丹麥關鍵的存款利率一直保持在零以下,目前為-0.75%。從丹麥央行實施負利率的效果來看,自2012年以來丹麥通脹水平就可忽略不計,GDP增長也萎靡不振。在丹麥央行首次實施負利率後的12個季度裡,企業投資增幅不到6%,個人消費僅增5%。而股市和樓市則成為負利率的最大受益者。彭博數據顯示,丹麥交易量最高的20隻個股構成的基準指數從2012年第二季至2015年10月上漲逾100%,是同期斯托克歐洲600指數與道指漲幅的兩倍多。丹麥房價也大幅竄升,該國最大銀行丹斯克銀行甚至稱,哥本哈根已迅速崛起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風險最高的房地產市場。

  瑞士銀行業堅拒觸碰存款利率

  再來看看從2014年年底引入負利率的瑞士。瑞士央行行長喬丹上月曾強調,負利率政策正在見效,但巴塞爾經濟景氣研究所近日仍下調了該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測。此外,與央行負利率背道而馳的是,瑞士銀行業早已開始逆勢加息。

  瑞士民間銀行的住房抵押貸款利率去年多數已上調。此舉意圖很明顯,為應對央行對銀行部分存準徵收負利率“罰息”,銀行通過提高對貸款人的利率,來“補償”為吸收存款付出的成本。這保證了銀行業凈息差收入在去年仍錄得增長。為留住客戶,防止負利率引發客戶擠兌現金,銀行業還上調了轉帳費用、ATM服務費、儲蓄卡取現費等,而不觸碰存款利率成為銀行業的統一紅線。

  從某種程度上講,瑞士銀行業的對策是符合邏輯的。畢竟到目前為止,銀行業只是自己在承受負利率成本,尚無一家轉嫁給儲戶。因為在目前的部分準備金機制下,銀行顯然沒有能力兌現所有紙幣。

  4.擴財支存分歧 結構性改革仍滯緩

  鑒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各國央行負利率政策的局限性愈發明顯,上月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閉幕後的公報曾指出,與會各方將“使用一切可能政策工具”,這似乎意味著可能將對當前的貨幣政策作出調整。

  德堅拒財政刺激日稱無必要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曾撰文指出,全球發達經濟體已進入“長期停滯”狀態,需要擴大財政支出,以創造需求,消除放緩影響。IMF和OECD等機構也提出,在協調擴大公共投資的同時,如能配以結構性改革,可能會提高產出,甚至降低公共債務與GDP之比。而新近出現的兩個觀點也引發多方關注:一是旨在通過財政刺激需求的政策,可能有助收入再分配,從而達到增收累進稅的效果;二是增加政府債券發行以解決財政赤字並不會帶來問題,因為這些債券將找到買家。這也意味著,央行將債務貨幣化可能是合理的,政府可能會強制國民購買政府債券。

  但目前來看,各經濟體在財政刺激方面仍顯得頗為猶豫,而德國和日本兩國則抱持相當強硬的拒絕態度。德國財長朔伊布勒在出席上海G20會議時曾強調,財政和貨幣政策已經達到極限,擴大財政政策可能導致未來的危機。在德國看來,有關財政刺激的討論已經偏離了真正的優先任務,債務融資的增長方式導致經濟僵屍化,低油價已對需求產生巨大刺激,各國的結構性改革上才是重中之重。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日前也表示,日本經濟基本面沒有特別糟糕,因此仍淡然看待有關要求日本採取財政刺激舉措的呼籲。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更指出,即使沒有財政改革及政府刺激政策,日本央行必須並且也可以實現2%的通脹目標。

  “第三種幣策”浮出水面

  那麼,既然財政當局仍缺乏採取行動的意願,央行的負利率效果又廣受質疑,還有沒有其他選擇呢?也許有——即“第三種貨幣政策”。這種腦洞大開的建議認為,未來政策將從傳統的財政/貨幣刺激(政府借債投資)擴展到把錢直接給大眾,並在二者之間取得某種平衡。具體做法是可賦予央行向每一位成年公民發錢(最好是以電子形式)的權力。這樣做不僅會擴大內需,在現有貨幣政策下,還會導致商業銀行存放在央行的存款準備金永久性增加。該建議聽上去的確有些不可思議,其可行性也必然引發廣泛質疑,但若能為政策當局提供一種新思路,也算為應對當前的經濟困局盡些微薄之力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