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前香港保安局長:激進組織背後有外國勢力煽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4 11:14:37


 
  環球時報:梁天琦(激進分子——編者注)最近在新界東補選中獲得了6萬多票。以這個票數,他可能在今年9月選舉中勝出而進入立法會。

  李少光:希望香港市民擦亮眼睛,知道什麼人在為香港辦事。談到這個問題,我有些感觸。1997年之前,港人普遍認為,香港有良好的政治機制和政治傳統,立法會有秩序、講道理,議員要衣冠端正,不講“糙話”。回歸之前,香港部分人有一個願望:就是把香港好的東西在“一國兩制”之下向內地展現出來,內地去學香港那一套。這好比香港資本主義與內地社會主義競爭。但很不幸的是,過了19年,好像我們敗了。內地變化天翻地覆,香港不說每況愈下,但發展慢了很多。內地經濟發展每年以平均兩位數增長,使幾億人脫貧,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聯合國也對此表示稱讚。以前香港人叫內地人“阿燦”,現在內地人叫香港人“港燦”。

  香港人要醒一醒。香港有好的法治,有和平的社會環境,我們應該好好利用。特別是國家有許多優惠政策給香港,發展會好很多。

  環球時報:這些年,從“佔中”到反水客示威,再到旺角暴亂,香港有不少年輕人參與違法暴力抗爭。在您看來,這些政治亂象中年輕人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他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李少光:有幾點原因。第一,“一國兩制”畢竟是新鮮事物,兩地之間有小的矛盾可以理解,畢竟港人以前受西方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影響;第二,香港人一直以來對內地人都有優越感,但隨著內地經濟迅速發展,香港經濟裹足不前,對一部分香港人來說是個打擊。內地人富了之後,到香港買東西,有一些“財大氣粗”的表現,令香港人不滿,再加上一些不文明的表現,反感情緒被放大;第三,回歸以後,一部分年輕人認為他們“向上流動”的能力較弱,確實產生了怨氣。經過傳媒炒作誇大,便導致今天香港激進分離組織的出現。

  雖然現在“港獨”還不成氣候,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有些年輕人“走得太遠”,就要用法律把他們“抓”回來。特區政府也應重視舒緩怨氣,讓港人認同祖國,也讓內地人認識了解香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