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政協委員建議取消中考 實行12年義務教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03 11:09:15


 
  何水法教授建議中提出了一連串的配套政策。這其實才是問題的關鍵。無論在一個城市、縣城範圍內,還是擴大到全國,都要看到,高中的辦學資源(含師資力量)的配置並不均衡。在高考競爭中,高分考生主要集中在少量的國家級和省級重點中學、示範高中。這些學校之所以能夠幾乎做到包攬高分考生,除了硬軟件資源遙遙領先,更重要的原因是,能夠通過中考,以“掐尖”的方式,將所在縣(區)甚至一個市的優秀初中畢業生都集中到本校。這樣的辦學模式和錄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是不公平的,比如對於非重點、非示範學校,師生無論怎樣努力,考場上都不是重點校的對手,很多學生因為沒能進入重點校,學習自驅熱情受到打擊,等等。

  當然,從考試競爭的角度來看,除了少量的、一部分的“關係戶”,要想進入重點校,就得靠分數說話,這當然具有很強的公平性。比如一個地級市、一個縣城的範圍內,一些天賦異禀的農村孩子儘管面臨不佳的學習起點和環境,卻仍然能以高分升入本地的重點高中,雖然未必能夠肯定在三年後考入重點大學,但至少保留了這樣的可能。

  取消中考,延長義務教育至12年,實行高中就近入學,至少在目前而言,就意味著將有很多農村孩子、居住在偏遠城郊的孩子,失去了升入重點高中的可能,要想獲得未來競爭大學名校的錄取資格,幾率就更低了,呈現出更為顯著的教育不公平。何水法教授所說的“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以及“實行公辦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說實話,近二十年來各地都在大力推進,但推進實施的成效是不敢令人恭維的。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儘管從教育部到地方各級教育部門,的確致力於統籌城鄉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但這也僅僅能夠實現弱勢地區、農村教育的保底發展,這期間,先發地區、城市教育發展水平和名校辦學水平提高得更快,區域、城鄉、校際差距沒有縮小,反而變大了。

  至於說何水法教授建議取消中考、延長義務教育至12年,能不能起到給初中的孩子減輕負擔的問題,這得問問全國各地小學低年級孩子的家長們:既然沒有小升學升學考試,為啥家長們還得逼著孩子去參加一堆的補習課程呢?難道這也是因為中考+高考的存在?是不是把中考和高考都取消了,孩子們就不用到社會輔導機構去補課了?高考也不考鋼琴、長笛和舞蹈啊……

  (來源:觀察者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