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環時:西媒又找到中國“悲情故事”新主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05 09:44:47


 
  然而一個年輕人有這麼多遭遇,即使有些事怪他自己,也會受到一些同情。不少國人出國時有被境外情報機構招惹的經歷,有些性格或意志上有缺陷的人就被沾上了。李新的故事都是他單方面對外媒講的,“委屈”更容易突出出來。

  大概是受益於職業的特殊技能,李新雖然沒能搞成“政治避難”,但卻成功地吸引了外媒的注意。他在泰國“失蹤”前,就已在多家外媒中文網上“火了”。到2月4日,西方主流媒體也開始講這位中國網站編輯“深陷絕境”的故事。

  西方媒體現在不斷推出類似李新的故事,“失蹤”的主人公往往是律師、記者或者其他“自由主義人士”等等。這些故事成為那些媒體提供給西方社會認識中國法治面貌的坐標。

  這類報道似乎是西方媒體上“最受歡迎的”,而發現相關報道線索並不難。中國這麼大的社會,有“自由主義思想”的人不少,其中個別人“出事”在所難免,而他們的故事只要用特定的價值觀加工、歸類,就會形成悲情,甚至如泣如訴。

  中西價值觀頗為不同,國內社會的價值觀也呈現“多元”,這就是中國法治面臨的現實環境。警方針對違反國家安全法的人執法,必被置於放大鏡下觀測。被執法者和他們的支持者挺“抱團”的。

  因此警方既要執法堅決,又要嚴格依法遵法,出不得半點證據差錯及程序疏漏。比如拘押犯罪嫌疑人事後通知家屬這一項必須在法定時限內完成,否則“失蹤”“秘密抓捕”的帽子很可能會飛過來。

  西方輿論的干預和挑剔有著明顯的政治選擇性,除了把這些報道當成特殊的“輿論監督”,當前也沒什麼更好的疏解辦法。然而事實是打不倒的,只要中國警方做到處處依法行事,那些外媒總有鼓噪累了自己也感覺無趣的時候。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單仁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