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這些障礙其實不那麼困難,尤其障礙是民進黨設下的,應該知道解藥何在,解鈴必須繫鈴人。如果蔡英文勝選演說對打造新台灣的慷慨陳辭不是華麗詞藻,就該勇敢地破除這些非理性、非常態錯誤,承認那些障礙是民進黨贏得政權的戰術,對台灣的明天有更高的戰略願景。
樹立非理性高牆的力量來自人民,拆掉障礙尋求台灣再前進的動力同樣也須來自人民。常掛在嘴上的話“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因為人民理性,可以溝通,知道整體利益高於一己;也知道此刻經濟情勢險峻,必須透過區域合作、國際化來突破;亙古以來有拿有捨是做生意的道理,只取不予是霸道行徑,做人交友也本同一原則;善良的民眾支持政黨回復理性思維,這些是理性溝通的利基。
至於策略,過去有太多加入國際組織前例可供參酌。1991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2010年世貿組織(WTO)、2010年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等。簽署ECFA經驗更彌足珍貴,一方面它是服貿、貨貿的源頭,另方面推動簽署過程曾面對民進黨的非理性阻撓。
實際溝通的技巧雖側重臨場反應,但大原則需把握。一、不能為突破困局而落入陷阱。ECFA宣導時面對民進黨指控會喪失主權,因而宣稱“簽ECFA與統獨、主權無關……”,為了迴避對手試探性出拳,卻露出可能挨正拳的大破綻;簽訂協定、協議之類文件一定涉及主權約束,不能扭曲。大原則錯誤,必然遭致反對者痛擊。二、要用庶民語言,道理盡量淺顯,且與民眾認知接軌。RCEP、TPP,中文全名實在詰屈聱牙,民眾懶得聽、懶得懂,官員只講英文縮寫,民眾當然無感,更別說那些拗口難懂的條約內文了。日後再簽署國際或兩岸條約,名稱請不要直譯原文,溝通時更要以庶民語言。3年前ECFA爭議延燒失控,馬政府才想到請顏清標、豬哥亮代言,他們的語言民眾確實有感,但已時不我與。
可扭轉局勢的時間迅速減少,期望即將執政的民進黨盡早面對在野時設下的路障,有效與民眾溝通、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