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欠薪案件數量明顯減少 農民工維權面臨新問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30 09:43:13


 
  記者問,有沒有向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律師求助,或申請勞動仲裁?劉興報語氣裡透出迷茫:“俺們也不知道聯繫誰能援助俺們。勞動仲裁不是管公司和公司之間的糾紛嗎?”

  “俺們去過信訪部門。俺們希望能有個‘大官’來幫我們把工資要回來。”劉興報說,“俺們老百姓想的比較單純,打了工了就應該給工資。”

  單純欠薪案下降

  如今,劉興報和他的工友們依然在討薪的路上。

  不過,也有很多農民工比劉興報幸運,他們在猴年春節前拿到了工資。

  記者調查了解到,儘管仍有欠薪問題存在,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決。

  北京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告訴《法制日報》記者,近年來國家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後,單純欠薪案件數量明顯減少。無論從案件量還是涉及人數,群體性案件的下降趨勢都是比較明顯的。

  記者注意到,2015年4月底,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所占比重為0.8%,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

  佟麗華說,從近年來援助案件整體來看,建築領域欠薪案件雖然仍然占群體性案件的絕對多數,但案件和人數的所占比例都有大幅度下降。從個案來看,在2008年之前受理的群體性案件中,經常會有某個案件涉及40人或60人甚至更多;而2009年之後受理的群體性案件,主要類型往往在20人以下。

  勞動合同是證明雙方存在勞動關係以及規範權利義務的重要憑證。但佟麗華發現,在近些年的援助案件中,不簽訂勞動合同、否認勞動關係是一些用人單位逃避責任的慣用手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