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打擊IS,為什麼美國需要伊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21 12:01:41


 
  從更深一個層面來看,打擊IS不僅僅是對恐怖分子的宣戰,也可是美俄兩國在中東的話語權的重洗牌。從上圖中可以看出,不僅美國組建了抗擊IS的聯盟,俄羅斯也和伊朗,阿薩德政府結盟,組成了自己抗擊IS的陣營與美國暗暗較勁(圖中紫色部分)。雖然成員較少,俄羅斯組建的聯盟在伊敘地區發揮的影響力卻不比美國小。從2015年9月起,俄羅斯便與伊朗,阿薩德政府和伊拉克建立起了有效的四維情報傳輸網,同年11月,伊拉克授權俄羅斯使用其領空對IS發動空襲,在敘利亞,俄羅斯更是部署了S-400“凱旋號”防空導彈系統, 包攬了在敘利亞的絕大多數空襲。法國總統奧朗德也在巴黎恐襲後赴克里姆林宮與普金會面,表示兩國將加強反恐合作。除此之外,普京還把合作的手伸向了美國的傳統盟友,比如俄羅斯與埃及簽署了數十億的武器交易協定,向約旦提供核反應堆,並於沙特建立起了核能合作。誠然,美國當前在中東的影響力仍明顯高於俄羅斯,可當莫斯科對美國的盟友都積極主動建立聯繫時,美國或許也不應完全守舊於往日的中東戰略格局,而是打開與伊朗對話的大門,一方面中和俄羅斯對伊朗的外交影響力,另一方面改善與什葉派武裝的關係,尋求合作打擊IS的可能。

  當然,與伊朗合作也必然要面臨許多問題。遠的不說,就近日沙特和伊朗斷交,與伊朗加強對話必然會引起沙特的不滿。可是,在IS問題上的合作對話並不代表拋棄盟友。2015年10月,沙特國王薩勒曼就與支持阿薩德政府的普京在敘利亞問題上進行了會談,同年11月,薩勒曼更是親赴克里姆林宮,就也門胡塞武裝問題又與普京進行了數次討論,而在美國,每次奧巴馬政府與伊朗對話都會引出層出不窮的反對聲, 共和黨候選人中除了約翰卡西奇,其他所有人都表示將不會承認伊朗和談的結果,特朗普表示, 伊朗協議是他一生中見過的最失敗的協議;盧比奧承諾選民,奧巴馬離開白宮之時就是伊朗和談失效之日;克魯茲為了獲得猶太財團的青睞更是放出狠話,要將與伊朗過去的談判成果撕成粉碎。就連支持伊朗和談的希拉里也宣稱自己將毫不猶豫的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一旦伊朗有一丁點的違反核協定。大選在即,大部分選民並沒有時間了解每一項外交政策的詳細利弊,而更加關心的是美國能不能保持決不妥協的大國姿態,這逼迫每個候選人都只有用強硬的外交立場來武裝自己。然而這些鷹派的態度雖然迎合了選民,但對目前正深受IS困擾的美國來說,未必是好事。

  最後,當我們再回到伊朗扣船事件時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既然奧巴馬政府已經和伊朗政府達成協定,那麼伊朗為何要在核協定實施的前幾天突然給美國一個下馬威呢?其實,扣船的幕後主導未必會是伊朗政府,而多半是一直讓美國頭疼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自衛隊”。革命自衛隊作為伊朗的精英組織並不是普通的軍隊,根據伊朗憲法第150條:革命自衛隊是伊朗革命成果的守護者。其在軍事政治上的影響力甚至比伊朗政府還大。而伊朗彈道導彈系統的發展和核設施的建設與革命自衛隊的利益息息相關。伊朗政府歡迎核協議因為這能讓國際社會對伊朗取消經濟制裁, 而革命自衛隊則對核協議的簽署很是不滿,自衛隊的領導人Mohammad Ali Jafari就曾公開表示核協議是美國煽動伊朗脫離伊斯蘭道路的陰謀。所以這次事件很可能是革命自衛隊在核協議實施前正好抓住順手的機會對伊朗政府示威,表達不滿。然而可喜的是,在危機背後,我們也看到了伊朗試圖與美國修補關係的姿態,比如一向反對核協議的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這次也迅速承諾釋放美國船員,並且稱伊朗要用伊斯蘭的仁厚對待船員,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更是在扣船事件發生的那一天和美國國務卿克里連通了四次電話,看來意外發生,緊張的不僅是美國,還有伊朗。

  在國際關係中,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實際能做到審時度勢,隨機應變也並非易事。民主黨和共和黨背後的政策團隊應該意識到,與伊朗修補關係,從交流情報開始合作打擊IS,至少應該是一個一直被擺在台面上的選擇,畢竟面臨新的挑戰,誰知道美國日後需不需要新的夥伴呢?

  (作者:金小力)

  (來源:澎湃新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