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鶴:拒絕金融監管上的“父愛主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12 15:36:16


  中評社香港1月12日電/本文為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為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書系之《21世紀金融監管》中文版所作序言,本書作者為荷蘭央行執行董事喬安妮·凱勒曼、研究主管雅各布·德汗、監管專家中心主任費姆克· 德弗里斯,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中國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副局長張曉樸翻譯。

  文/劉鶴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2008年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中斷了世界經濟持續30多年的黃金增長期。金融體系的去杠杆和實體經濟的下行形成具有放大效應的負反饋循環,導致世界經濟陷入長時期的深度衰退。危機爆發已經7年多,全球經濟金融儘管有所恢復,但依然籠罩在危機的深度陰霾下,這使我們從一個不同於以往的角度再次感悟到“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也迫使我們更深入地反思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

  從歷史上看,每一次大的危機都有特定的拓展模式,只有走完全過程才能達到新的平衡點,今後幾年世界經濟仍將面臨很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和挑戰,對此我們在思想上和戰略上要有充分的準備。

  從金融發展史來看,金融危機並不是人們想象中的小概率事件。一部金融史就是一部危機史。研究發現,在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中,國際上平均每年會發生6場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機。

  我們好奇的是:為什麼會發生金融危機?金融危機是否可以避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