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華裔不願做受歧視“啞裔” 盼參政發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25 14:49:07


 
  美國加州聖蓋博市副市長廖欽和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早期華人移民基本是勞工過來,不僅沒有任何地位,而且形象受到扭曲。二戰後,華人新移民不斷進來,也在不斷努力,逐步扭轉了美國社會對華人的印象。經過打拼,很多華人取得了高學歷、高收入的地位,美國社會稱華裔是‘模範少數族裔’也並不過分。但這種說法也不能太過,太過對華人就造成了壓力,也會造成社會對於華人的不平等,比如名校對於華裔錄取的下降。”對於很多華裔反對“模範少數族裔”的說法,廖欽和認為可以理解,也很正常,應該是壓力過大以及因此受到不平等對待的反應,“如果把華裔捧得太高,那麼華裔就需要處處注意、處處小心,這樣確實產生了壓力”。

  很多華人對“模範少數族裔”的說法也表達了各自看法。一名華裔房地產經紀人感嘆:“我們這代人現在沒有什麼機會了,要看下一代或再下一代了。”在他看來,華裔肯定是“模範”,買了房子就老老實實供房子,地產稅和按揭都按時交,信用卡也不會欠費,工作勤勤懇懇,老怕有什麼閃失,但在美國,怎麼可能平等呢?一位在投行工作的華裔認為,華裔整體上來說,對美國的民主制度還不十分適應,也不會“利用”,或許這種情況需要幾代人才能有所改變的。一家高科技公司的華裔創始人說:“華裔勤奮但不被人重視,自身利益常被政客犧牲,與其說是華裔受歧視,不如說是儒家文化把華人打造成為‘工蟻’,不知道說‘不’,只會說‘sorry’(對不起)和埋頭幹活。”

  “華裔維護自身利益的根本之道就是參政”

  在採訪“模範少數族裔”的話題中,幾乎所有受訪的華裔都提到華裔應積極參政。在投行工作的這位華裔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通常來說,華裔不給美國帶來什麼社會負擔,從這個標準看,華裔是“模範”,但華裔參政議政者少,參加社會活動也不多,如果從這方面講恐怕就不是“模範”了。一名華裔電腦工程師說,華裔人數多,也相對有錢,有資助政客的資本,但“能投票和願意認真投票”的華裔還很少,所以華裔在美國是容易被忽視的群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