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近平心系烏鎮 為千年古鎮設計發展之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16 09:30:56


2005年8月3日,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習近平在烏鎮調研時留影。
 
  “車子跳,烏鎮到”。

  這是早年浙江人對烏鎮的口頭禪,意思是只要你感覺車子猛烈顛簸,就意味著到了烏鎮,比喻烏鎮當年路況很差。的確如此,烏鎮曾是桐鄉最後一個通公路的鄉鎮,直到1992年烏鎮北栅通江蘇省的公路才打通。那時烏鎮人最好的工作便是到鎮上幾個國營工廠上班,後來工廠陸續倒閉,下崗工人成了地方最大的包袱。

  要擺脫困境,烏鎮必須破繭成蝶,重新謀劃發展之路!

  時任烏鎮古鎮保護與旅遊開發管理委員會主任的陳向宏至今清楚地記得,2005年8月3日,驕陽似火,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的習近平第5次來到烏鎮,調研烏鎮發展。在二期保護工程現場,他戴著草帽、冒著酷暑,整整一上午,詳細了解了工程建設、資金來源等情況,汗水浸透了衣背。這個時候,烏鎮西栅的開發正遇到不少困難,而資金的困境更讓一些人對烏鎮的保護開發工作心存疑慮。臨走時,習近平握著陳向宏的手,鼓勵他克服困難,堅持“以保護歷史遺產來開發旅遊”的發展理念不動搖。

  “習書記給我吃了定心丸,他的殷切期待,讓我一度忐忑的心找到了方向。”陳向宏說,烏鎮“以歷史街區保護和再利用”的理念一波三折,開始阻力很大。有的人覺得所謂歷史遺產是落後的東西,是陳舊觀念,保護沒意義。有的人認為,在保護中開發旅遊,把原先平整的水泥路重新變成了石板路,平橋變成了拱橋,影響出行起居,不少人抵制。在這次調研結束後的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進一步肯定了烏鎮的保護方式和理念,這讓管委會更加堅定了烏鎮繼續開發西栅的信心。

  據不完全統計,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6年,至少先後5次到烏鎮調研,每次都反覆強調要保護好烏鎮這一歷史文化遺產。“我想總書記之所以如此關注烏鎮的發展,強調必須解決好烏鎮面臨的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文化保護之間的矛盾,體現了他在發展經濟、保護環境、文化傳承方面一以貫之的思想。可以說,沒有總書記的高瞻遠矚、良苦用心,這個古老小鎮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的生機和活力。”烏鎮所在地的桐鄉市委書記盧躍東說。

  烏鎮人沿著習近平指明的方向,持續努力,“來過便不曾離開”的美麗小鎮,讓世人“驚艶”

  江南奇景水中鄉,後巷前街舟楫忙。行客欲知烏鎮事,小橋黛瓦話滄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