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1日電/美國《時代》周刊9日宣布,2015年度風雲人物為德國總理默克爾,擊敗了俄羅斯總統普京、伊朗總統魯哈尼和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等大男人。這位政壇“鐵娘子”是憑借什麼獲得這項榮譽的呢?《時代》周刊刊文解釋了選擇默克爾的原因。以下為文章全文:
歐洲最有權勢的領導人是一個難民。在她逃離的那個時代、那個地方,她的權力之大是令人想象不到的。默克爾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注:東德)長大,而它“既不民主,也不是共和國”。它是一場“奧威爾式的恐怖秀”。在那裡,鐵幕在柏林墻的形式中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表達。默克爾是一位路德教會牧師的女兒。作為很大程度上是天主教的一個政黨中的一位離婚新教徒,作為住在一所兄弟會房屋裡的一個女人,作為於上世紀90年代新統一的、東部人在其中依然是外國人的德國中的一個東德人,默克爾悄然涉足政壇。在其他主要西方領導人中,還沒有哪一位是在“牢獄”中長大的。在自由的誘惑和人們為了品味自由將要冒的風險上,這種經歷賦予了默克爾一種罕見的視角。
她的政治風格是沒有政治風格。她沒有天分,沒有華麗,沒有超凡魅力。她有的只是一個“幸存者”的敏銳權力感和一個科學家(注:默克爾年輕時曾是物理學家)對數據的摯愛。默克爾於2005年成為德國總理,然後掌控了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然而,即使是在此之後,她的形象依舊絕對不夠鮮明,一再被嚴重低估。當她智勝、孤立、或者僅僅因為耐力更好勝過任何可能向她發起挑戰的人時,德國的博學之士稱之為“默克爾策略”。她憑著一貫的謹慎,驕傲地踐行了維利-勃蘭特(曾任西德總理)所謂的“嬰兒步伐般的政治”;或者按照美國人所說的,在後面領導。
然後,2015年到了。在這一年裡,不止一兩次,而是三次,人們都有理由懷疑歐洲是否還能夠繼續存在。這種存在不是文化上的,不是地理上的,而是作為一種雄心勃勃的政略中一場歷史性試驗的存在。在管控歐洲的連環債務危機中,默爾克已經作為不可或缺的參與者出現。在西方對普京“卑鄙的盜竊烏克蘭的行徑”做出的反應中,她也起了領導作用。但是現在,希臘破產的前景現在威脅了歐元區的生存,移民和難民危機挑戰了開放邊界的原則。最後,巴黎的大屠殺讓關門、砌墻、不信任任何人的條件反射復甦了。
默克爾每一次都介入了。在她規定的嚴格條件下,德國將救助希臘。德國將歡迎難民,將他們當成激進伊斯蘭主義暴行的受害者,而非這種暴行的攜帶者。德國將在國外部署軍隊,與“伊斯蘭國”作戰。在過去的70年裡,德國一致在嘗試消除它有害的民族主義、軍國主義、種族滅絕歷史。默爾克揮舞著另外一套不同的價值觀(人道、慷慨、寬容),來展示德國的偉大力量怎樣可以被用於拯救,而非毀滅。一位領導人能夠擺脫一種舊的、揮之不去的民族身份,這種情況很罕見。“如果我們不得不開始為在回應緊急狀況的過程中展示一種友善姿態而道歉,”她說,“那麼那就不是我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