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甘丹阿曲:又是一年燃燈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06 13:50:29


  中評社北京12月6日電/燃燈日,藏語音譯“甘丹阿曲”,意為“五供”。公元1419年藏歷十月二十五日,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圓寂成佛。由於宗喀巴大師深受僧俗大眾的敬仰,為紀念他而將這一天定為“燃燈日”。

  中國西藏網訊,宗喀巴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立者、佛學家,青海湟中人。3歲被噶瑪噶舉派黑帽系四世活佛乳必多吉授戒,賜號貢噶寧布,7歲出家,16歲往西藏深造,19歲廣轉法輪,講經說法,25歲時已深入研究了“彌勒五論”、《俱舍論》、《量釋論》、《入中論》及律藏、五明等,並在寺院立宗答辯,產生一定影響。36歲開始講經收徒,同時系統研習密法。42歲智增慧廣,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佛學思想體系,被公認為藏傳佛教界的領袖人物。

  為紀念這位傑出的宗教領袖,佛教寺廟和信徒,於藏歷十月二十五日,舉行誦經、磕頭、燈供儀式等活動,祭祀宗喀巴大師,祈願大師賜與善良的人們以聰慧、平安、吉祥、幸福。

  除了紀念宗喀巴,“燃燈日”後來又加入了許多超度亡靈、祈福納祥等內容。每一年的這天晚上,都會有來自西藏各地的信眾,扶老攜幼,手搖轉經筒,繞著大昭寺順時針轉經,口中傳出嗡嗡不絕的誦經聲。大昭寺周圍的煨桑爐旁,許多信眾將大把的柏枝投入爐中,桑煙蒸騰,直升夜空。

  關於燃燈日的特殊含義,小編曾看到過這樣一則說法:克珠傑雖然是僅次於賈曹傑的宗喀巴第二大弟子,但大部分時間在日喀則傳教。1418年,他還應“江孜千戶”的邀請,去幫助建設白居寺。宗喀巴去世時,將衣鉢傳給了賈曹傑,克珠傑好像沒怎麼露面,估計當時不在宗喀巴身邊。消息傳到日喀則時,很可能聽說甘丹寺正在舉行數目驚人的“燃燈供”,克珠傑一時凑不到那麼多燈碗和酥油,便以牛蹄和脂肪油暫代,後來才衍生出了讓畜牲超生的說法,變成了超度亡靈的“善舉”。

  克珠傑後來繼任“甘丹赤巴”,成為宗喀巴、賈曹傑之後第三任格魯派頭領。他還撰寫了《宗喀巴傳》,為老師樹碑立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