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一帶一路建設與兩岸文化合作思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3 10:32:26


 
  “海上絲綢之路”構想則為中國東部五省(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的經濟轉型和再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機。東部地區經過30多年的率先對外開放,已形成了貿易驅動型的外向型增長模式。目前企業面臨著經濟結構轉型和海外投資加快發展的新階段,加快同東南亞的互聯互通,加快企業產品結構的升級至關重要。東部省份應尋求與東南亞國家合作的新支點,加大經貿合作力度,以點帶面,形成聯動發展的新局面。可以預見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中國社會經濟將全面深化改革,有效應對各類挑戰,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一帶一路建設將增強中國對全球發展的影響力。

  作為中國國家發展的重要對外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的目標是,通過與沿線、沿邊國家共商、共建、共享,實現中國與相關國家的產能合作、裝備製造合作、市場合作。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一頭連接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連接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是幅員廣大、資源豐富和發展潛力巨大的經濟帶和國際大通道,“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文件”提出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由此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將逐步形成兩個方面的輻射作用。一方面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以中國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為基礎,可以逐步形成連接東歐、西亞和東南亞的交通運輸網絡,為相關國家經濟發展和人員往來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僅可以鞏固和發展我國同東南亞的經貿關係,同時可以逐步輻射到南亞和非洲等地區,擴大中國的影響力。共建絲綢經濟帶的倡議之所以深受中亞各國的歡迎和贊同,因為在已有的上合組織框架下,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具有良好的基礎。同時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振興勢必會形成對阿拉伯和東歐國家的輻射作用,其結果有利於新的歐亞商貿通道和經濟發展帶的形成。對中國來說,可以帶動內陸沿邊向西開放,相當於擴大西部的發展空間,有利於增強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並部分改善世界經濟發展區域不平衡的狀態,促進全球社會的良性發展。

  3、一帶一路建設將促進中國與國際社會的交流交往。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在沿邊與周邊的互動中構建互利贏的次區域合作機制以奠定深化發展的基礎。一帶一路核心理念是加強同中亞和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中國同中亞及東南亞各國歷史上有著共同的發展經歷,文化相通,合作基礎堅固。要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形成對外開放新的增長點,關鍵是處理好中國與中亞及東南亞國家的關係,發揮好上合組織和中國東盟自貿區在推動諸邊合作中的積極作用,加強互聯互通,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同受益,打造好同西部鄰邦及東南亞鄰國的友好合作關係。從當前看,“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和“中巴經濟走廊”(以下簡稱“兩廊”)作為“一帶一路”的組成部分,中國需要與相關國家協商以推動“兩廊”建設向實質性發展階段邁進。“孟中印緬經濟走廓”建成成後,孟中印緬地區將連接東亞、南亞和東南亞,並有望形成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區,成為印太兩洋區域合作的典範。由於“中巴經濟走廊”全在南亞,建設好該“走廊”能夠讓南亞快速實現與“一帶一路”的無縫對接。此外,需要搭建中國沿邊省區和周邊次區域之間互聯互通的制度性框架;構建有助於中國和周邊國家合作應對生態、跨界資源、貧困、邊界糾紛、跨國犯罪、自然災害等非傳統安全威脅的治理機制。“一帶一路願景和行動文件”提出要強化多邊合作機制,發揮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盟10+1、亞太經合組織、亞洲合作對話、亞信會議、中阿合作論壇、中國-海合會戰略對話、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等現有多邊合作機製作用,與相關國家加強溝通,讓更多國家和地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沿線國、參與國與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聯繫將日益密切,文化的溝通和融合也將持續增強,逐步形成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共同推動和平穩定、有利於全球共同發展的國際大環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