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各界對南方供暖達共識 集中或分散有分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17 09:38:00


 
  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的調研報告顯示,並非所有南方城市有供暖需求,真正需要的是國家劃定的“夏熱冬冷”地區,包括上海、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四川等。這些省份冬季室溫遠低於北方城市集中供熱時的室內溫度。

  記者調查發現,上述地區近年來都陸續啟動供暖服務,規模和形式相較北方而言屬於分散型,卻讓不少人過上了相對的“暖冬”。在湖南長沙,市民董英使用燃氣壁掛爐取暖,她的鄰居有的使用空調、有的使用地暖。董英說:“我的房子90平方米,一般每年用4個月,家里有老人所以24小時開著,燃氣費約1500元,不貴、也暖和。”

  雖然南方以分散采暖為主,但也有城市逐步探索“集中供熱”。湖北武漢在2006年啟動“冬暖夏涼”工程,通過鋪設完善的城市熱網,讓數萬戶家庭受益;2010年頒布的《江蘇省節約能源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進行城市熱力規劃,推廣熱電聯產……新建的開發區和有條件的住宅區、城鎮,應當集中供熱。”

  安徽合肥熱電集團相關負責人說,總體來說,南方的“集中供熱”以小區和一些公共建築為單位,和北方相比仍屬於“分散”。也正因如此,服務手段更加靈活。該集團15日宣布,在當地12月5日的法定供暖時間前,需要提前用暖的用戶通過申請即可供暖。“我們盯著天氣預報,一有冷空氣過來,馬上申請開通暖氣。”合肥市報業園小區居民呂峰說。

  江億說,有人呼籲南方像北方一樣集中供暖,心情可以理解,但認識上可能存在誤區。一是覺得集中供暖是“福利”、有補貼,事實上,目前北方采暖多數也是個人自費;二是認為集中供暖方便、暖和。其實,冷熱不均、環境問題都困擾著北方老百姓。更何況,南方的能源種類、氣候和生活習慣與北方截然不同。

  集中還是分散?算好經濟、節能、環保“三本賬”

  記者採訪發現,隨著南方極端天氣增多和老百姓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各界對於“南方也要供暖”已達成共識,當前爭論的焦點其實是在於如何供暖。為比較集中和分散兩種供暖模式,可以先算“三本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