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媒透視中國:習近平四面出訪推動大國外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12 17:44:56


 
  國際觀分歧

  除了崛起大國同維持現狀大國之間在地緣政治和勢力範圍意義上的衝突外,中國和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還存在主權和歷史概念上的分歧。

  中國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其外交政策的基礎,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但在全球化和普世價值論者眼中,中國在“五項原則”中強調自己內政不容外力干涉(也不干涉別國內政)體現了老式的歐洲國際關係準則,即威斯特伐利原則。

  1648年歐洲列強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公約,確定了國與國關係中尊重國家主權、國家領土與國家獨立等原則,這被認為是現代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開始。

  西方國家政界人士經常會強調老式的“國家主權”原則同現代的民主和人道主義原則格格不入,甚至認為主權原則為對立排他,而非融合的基礎。1999年英國首相布萊爾在美國演講說,全球化令威斯特伐利亞原則過時。他後來又說,世界進入了後威斯特伐利亞時代。

  歐盟國家分享主權以及允許國家外部力量干涉國家內部事務可以理解為所謂“後威斯特伐利亞”的政治特征。但中國的國家主權觀則不允許國家主權受國家外部力量干涉,也不允許受內部非國家力量作用,諸如“阿拉伯之春”和“顔色革命”中的所謂“人民力量”。

  最近的“習馬會”為上述分歧提供了最新注腳。習近平在兩岸領導人會見中強調“九二共識”的一中共識。中國智囊學者公開說,如果改變這個對國家主權的共識,台灣將會“地動山搖”(戰爭暗示)。而反對“馬習會”的台灣反對黨領導人則強調台灣未來要由台灣的“主流民意”來決定。

  來源:BBC中文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