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英津。(中評社 張爽攝) |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中評社報道組)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王英津在中華文化復興論壇上發表觀點稱“一國兩制”是具有生命力的制度安排。相較於德國模式,其具有獨特的優勢。“一國兩制”仍是未來解決台灣問題的最佳選擇,但未來的台灣模式不同於港澳模式,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參與“一國兩制”台灣模式的設計。
王英津表示,大陸從來沒有放棄“一國兩制”,其較少論及“一國兩制”,既是權宜之計,亦是策略之舉。王英津堅信,當兩岸經過一段時間的和平發展,待統一問題被提上議事日程後,對於“一國兩制”的關注和研究肯定會有一股新的熱潮。
王英津認為,目前海內外對“港澳模式”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一國兩制”的實施避免了用一種體制去改造另一種體制所帶來的痛苦和混亂。從政治實踐來看‚“港澳模式”與德國的吸納式統一模式相比較,不僅風險小,而且成本低,其優點是顯而易見的。
王英津表示,眾所周知,“一國兩制”本身不是目的,它僅僅是為早日實現國家統一,以及保持統一後的穩定與繁榮而做出的一種制度設計。“在實現統一後,通過“一國兩制”的安排,可以讓兩種不同性質的制度在幾十年(至少50年)內並存互動、自然融合。至於將來(特別是50年之後)的制度狀況,則取決於兩種制度的自我演化過程,究竟是內地體制影響港澳體制,還是港澳體制影響內地體制,抑或兩者相互影響並共同演變為一種新的體制,那是一個自然的歷史演化過程,不是人為強制的結果。”王英津說。
王英津認為,“一國兩制”仍是未來兩岸實現統一的模式選擇,只不過其模式內容與“港澳模式”有所差別,以更好地體現兩岸關係的特殊性。大陸方面並未將“一國兩制”凝固化,即非要台灣方面接受港澳版本的“一國兩制”,而認為“一國兩制”是一個政策、一個原則、一個方案、一個開放的體系,其具體內容與操作模式需與台灣方面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