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在希:習馬會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歷史必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12 10:13:46


 
  “美、日對‘習馬會’是五味雜陳”

  記者:台灣一直夾在中美日“大三角”之中,而新加坡也是美國盟友,“習馬會”能順利登場,想必美國因素不可或缺。我們看到,“習馬會”的消息公布之後,美國政府3日就台海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會面發表評論,表示美國歡迎台海兩岸採取減少緊張和改善關係的舉措,您怎麼看美國的態度,真心還是假意?

  王在希:這次“習馬會”美國和日本官方表態基本上都表示了肯定和正面評價。因為“習馬會”有利於兩岸關係持續穩定發展,也有利於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不損害美、日的任何利益。再說,兩岸領導人見面純屬兩岸中國人自己的事情,會談的主題是也是如何維持台海和平現狀,不針對第三方。美國和日本即使心中有些不舒服,也不便公開說三道四。但他們的內心是非常複雜的,可以說是五味雜陳,這一點可想而知。

  “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馬英九施政最大亮點,但決策上有3點失誤”

  記者:您如何評價馬英九其人?

  王在希:馬英九出生於國民黨官僚家庭,受過良好教育,中華文化和儒家思想對他都有重大影響。成年後赴美留學,西方民主、自由的價值觀對他影響很深。進入仕途後,長期在蔣經國身邊,不可避免會受到蔣家反共意識和宮廷文化的熏陶。在他身上,既有傳統儒家思想,又有美國西方民主理念;既有一定的中華民族情結和中國意識,又受台灣特定歷史、地緣、人文環境影響,他表面性格內向,溫文爾雅,其實很有定見,還有點“固執”,屬於外圓內方、形柔實剛的人物。因此,他是一個複雜的政治人物,我不想全面去評價他。

  記者:您如何評價馬英九執政的7年?

  王在希:馬英九在兩次競選台北市長、兩次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三次競選國民黨主席過程中,都贏得很漂亮,說明他的人品、操守沒有大的瑕疵。但他在擔任台灣地區領導人這七年多來,其聲望一直不高,支持度也一直很低,我認為這既有他能力方面原因,也有其性格方面原因,更與台灣目前的時空背景有關。依照目前台灣的政治體制,誰上台恐怕也難有作為。但無論如何,馬英九過去七年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過程中,是有貢獻的,這也是他擔任台灣地區領導人後施政中最大的亮點。

  馬英九堅持兩岸一中立場,堅持“九二共識”,堅持反對“台獨”,堅持開放兩岸民間交流,堅持兩岸制度化協商,從推動陸委會主委與國台辦主任建立直接溝通聯繫管道、建立熱線,到最後實現兩岸領導人會面,說明他在改善兩岸關係方面,一貫秉持積極態度。

  當然我覺得馬英九上台後在決策上也有失誤,一是他上台後沒有順勢而為,果斷地把被陳水扁廢除的“國統會”和“國統綱領”予以恢復;二是沒有撥亂反正,把被李登輝、陳水扁修改的、去中國化的教科書完全改回來;三是把“不統”和“不獨”並立起來作為台當局的大陸政策,被人利用。

  我講過,馬英九十分在乎他個人的未來歷史定位。馬英九這次與習近平總書記會面,是他追求歷史定位的關鍵一步。因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馬英九時代開創的,馬是想把兩岸關係作為他的一筆政治遺產,通過“習馬會”加以確認,交給後面的繼承者。這也許就是馬英九為什麼在他任期只剩下半年的時候,突然下決心實現兩岸領導人會面的真正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