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8日電/鑒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韓國總統朴槿惠2日舉行首腦會談,日韓雙方將著手為“盡快談妥”慰安婦問題展開磋商。以下為近年來日韓圍繞慰安婦問題的爭議始末。
激烈衝突
去年8月18日,來自日本民主黨的前首相野田佳彥在個人主頁上寫道:“遺憾的是,兩國關係的惡化從野田政府時期已經開始。當時日本出現右傾化了嗎?不如說是韓國方面先將民族主義與大眾迎合主義連在了一起。”
慰安婦問題在因歷史認識問題而發生動搖的第一次安倍政府(2006年至2007年)下台後曾一度平息,但在2011年12月18日的日韓首腦會談中,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對時任日本首相野田執意追究此事,導致該問題在兩國首腦間複燃。被韓國視為眼中釘的安倍第二次上台執政則是一年之後的事情。
在會談中,李明博強烈要求日方作出“政治決斷”,但野田則反駁稱問題已根據1965年的《日韓請求權協定》得到解決。出席會談的外務省官員回憶道,原先為營造友好氛圍在京都迎賓館召開的會談中“2人發生激烈衝突,會談陷入冷場。氣氛並不友好”。
攻勢
在京都會談之前,韓國憲法法院2011年8月判定韓國政府未就慰安婦問題採取措施為違憲。李明博因此陷入艱難境地,這也給京都會談上的日韓衝突埋下了伏筆。日韓消息人士認為:“憲法法院的判決是導火索。易受輿論影響的韓國司法在本國對日政策問題上自縛手腳。”
韓方以承認日軍參與慰安婦問題的1993年前官房長官河野洋平談話為依據加強了對日攻勢。在京都會談召開前不久的2011年12月14日,持續對日本政府進行抗議的團體“韓國挺身隊問題對策協議會”(簡稱挺隊協)在首爾的日本大使館前竪立了象徵慰安婦受害女性的少女像。這也為要求道歉與賠償的韓國輿論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反彈
對此,受保守派支持的安倍政府執政後,日方對日韓政府為盡早收拾局面幕後就河野談話進行政治協調的經過展開調查,政府於2014年6月公布調查報告。日方認為:“決不容許韓國以表示道歉的河野談話反過來動搖日本。”(自民黨消息人士語)
僵局
不過兩國間也不乏力圖打破僵局的努力。為了最終解決慰安婦問題,在野田政府擔任外務事務次官的佐佐江賢一郎(現日本駐美大使)2012年私下向韓方提出一份方案。該方案因2012年12月執政者出現交替而作廢。據悉該方案既堅守“法律上已解決完畢”的日方立場,也包含了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向原慰安婦支付援助金的內容。
從2008年度起,日本外務省向作為亞洲女性基金(2007年解散)賠償金支付對象的原慰安婦提供福利等方面的援助。據悉佐佐江可能對此類項目進行了擴充,提出了由日本政府通過預算支付援助金的設想。
安倍執政後,自民黨籍前官房長官河村建夫等人也摸索了通過擴大上述支援項目打開局面的辦法。據河村介紹,安倍對此也頗為關注。
然而,韓方未必會接受這樣的方案。即使接受,對韓國輿論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挺隊協可能會指責“這是在迎合日本”。懼怕輿論反彈的朴槿惠政府對提出關於最終解決問題的韓方提案也持消極態度。日韓間的有關磋商無疑將困難重重。
(來源:共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