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英國“轉向中國”令美不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23 08:32:54


10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英國首都倫敦,開始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
  中評社香港10月23日電/9月,就在習近平訪美之前,奧巴馬警告說,他准備就網絡攻擊制裁中國。他發出的嚴厲信息與英國在中國領導人本周造訪前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圍繞此次訪問,官員們就中英關系是否已進入“黃金十年”或“黃金時代”爭論不休。

  英國《金融時報》10月20日載文《美國對英國轉向中國態度嚴厲》,文章說,美國和英國都為歡迎中國領導人准備了適當的慶典。但華盛頓的中國專家說,在其他幾乎所有方面,這兩個大西洋盟友對待中國這個崛起的太平洋強國都不甚相同。

  美國歐亞集團亞洲部負責人、奧巴馬前首席亞洲顧問麥艾文說,英國的對華方式是錯誤的。

  他說:“對於一個正在崛起的中國,如果在處理對華關系中存在某種起碼的常識,那就是如果你屈服於中國的壓力,那必將招來中國更大的壓力。倫敦在玩一場危險的戰術遷就游戲,希望換取經濟利益,但這可能在日後導致更多問題。”

  美國試圖達成一種平衡:一方面要構建具有建設性的對華關系,另一方面要在網絡攻擊、南海等問題上懲戒中國。但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和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卻被指責背棄原則以促進貿易,爭取中國的投資。

  奧斯本最近說希望在對華關系上“冒險”,華盛頓認為這是為了經濟利益姑息中國。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專家湯姆•懷特說:“令人擔憂的是,他們已發出這樣的信息:商業和經濟合作是指導英國對華政策的唯一標尺。”

  美國擔心英國的“荷蘭化”——即減少國防開支,在國際舞台上退到無足輕重的地位而放棄對影響力的追求——官員們尤其擔心英國對中國的立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