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南海交鋒 不應適用叢林法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18 08:14:24


美國海軍3艘伯克級驅逐艦在大陸南海海域進行編隊航行
  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在經歷了短暫的平靜之後,中國南海再次掀起新的波瀾。美國媒體近日透露,美國准備派軍艦進入中國在南海的“人工島礁”12海裡範圍內。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14日晚對此表態稱,“我們反對任何人在南海采取可能會激化局勢的行動”。

  美國《僑報》10月16日載文《南海交鋒 不應適用叢林法則》,文章說,就當前國際局勢而論,美國倘真的這麼做,勢必給南海局勢添亂,因為這將是美國海軍2012年以來首次直接挑戰中國對南海島礁的領土聲索。這會向菲越等發出錯誤信號,令他們誤判形勢後會做出一些冒險行為,危害南海穩定,從而危害到世界和平進程,中國在南海對美國的“小兄弟們”出兵動武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性。

  盡管沒有官方對此傳聞的明確表態,但據信美國已經將其行動計劃告知盟國,有報道稱相關計劃包括在一個或多個中國近期擴建的島礁附近巡邏。媒體稱行動預計在未來“兩周內展開”,更加劇了形勢的嚴峻性。

  通過挑戰別國的海洋主張來顯示美國的航行自由權或者說海洋霸權,一直是美國的慣例。1979年以來美國就制訂了一個名為“航行自由計劃”的軍事和外交行動計劃。該計劃被歷屆政府堅持實施并不斷發展。美國向其他國家限制的海域,包括近海和海峽派遣海軍艦艇或飛機航行,以這樣的方式表明它不接受、不承認該沿海國的“過度權利”主張,防止沿海國家“過度海洋主張”挑戰美國的海洋霸權。在2014財年的《自由航行報告》中,被美軍挑戰的國家包括中國、印度、菲律賓、韓國等18個國家和地區。在此前兩年,被挑戰的國家和地區均只有12個。

  其實,美國幹預南海的行動是其“重返亞太”的戰略中的一步棋,即使真的付諸實施也并不奇怪。一方面體現了美國在中國的海上地位提升情勢下,其霸權地位遭遇潛在挑戰的擔憂,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美國在海上的實際影響力的下降。倘若南海地位不保,亞太戰略難以成功。這或許才是美國巡航南海的真正目的,是動不動就動武的冷戰思維和霸權行為的邏輯延續。

  就在前不久習近平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過程中,美中雙方正式簽署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機制新增“軍事危機通報”附件、海空相遇安全行為准則新增“空中相遇”附件。這曾經被媒體解讀為標志著美中“兩個互信機制”建設取得了新進展,給美中危機管控又加上了一把“安全鎖”,對於雙方增進戰略互信、避免誤解誤判和海空意外事件具有積極意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