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近期,海內外石油腐敗窩案持續發酵。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蘇樹林日前因涉嫌嚴重違紀而接受中紀委調查。蘇是是繼周永康、蔣潔敏、廖永遠、王天普後第五位落馬的原國家石油公司掌舵人。
東北網報道,由此,中國第三代石油人的代表人物中,除傅成玉外已幾乎全部落馬。這一結局為中國石油體制和高管選拔機制畫上了驚嘆號——“舉國體制”弊端暴露無遺,資源和權力的絕對集中讓腐敗難以避免。
同時,以“舉國體制”發展石油行業並非中國獨有,巴西近期持續發酵的石油腐敗窩案也是體制弊端的集中體現。
近日,巴西勞工黨前財務主管瓦卡裡及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前高管杜克又因貪污、洗錢和共謀罪被判刑。巴西聯邦法官莫羅宣布,瓦卡裡曾在巴西石油公司操縱投標和賄賂的過程中收取至少426萬雷亞爾(約合108萬美元)回扣。
據悉,瓦卡裡受賄被認為與現任總統羅塞夫競選有關,其中不少受賄資金以政治獻金的形式收取。因此,牽扯其中羅塞夫總統也面臨被彈劾風險,這讓巴西石油腐敗窩案的嚴重程度持續升級。巴西聯邦審計法院院長奧古斯托·納德斯此前公開表示,該腐敗案可能是巴西“史上最大腐敗醜聞”。
除了兩國政府反腐得力之外,近期低迷的國際油價在暴露體制弊端中也居功至偉。此前,體制痼疾造成的貪腐漏洞,尚被高油價製造的行業繁榮所掩蓋。直到2014年油價大跌,且至今低位徘徊,才使行業形勢逆轉,終於紙難包火。
曾幾何時,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以其深海油氣開發技術和巨大的石油勘探發現在業界享有盛譽,並被視為拉美最重要的企業之一。然而,這一方面得益於巴西上世紀90年代對石油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另一方面也在於其石油行業的“舉國體制”發展道路。
其實,儘管進行了石油行業市場化改革,但巴西並未放棄“舉國體制”,反而是在加強——政府仍然保持著對產業極強的控制。巴西一直強力地推行“本地化”(Local Content,簡稱LC)政策,在巴西能源局(ANP)主導的歷次對外招標中,LC承諾都是一個重要評標指標,而且逐年提高。自2003年第5輪招標,到2009年的第10輪招標,LC承諾都在60%以上,目前已經達到80%的極高水平。
此外,巴西還通過資本控制的方式,塑造國有寡頭。其總統羅塞夫就是在南美“向左轉”過程中走出的左翼總統,奉行國家資本主義和舉國體制。全盛時期,全球曾有半數深水鑽井船為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所控制。
與所有實行“舉國體制”的國家相同,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打著國家的旗號,掌握著國內幾乎所有油氣資源,卻缺乏有力的監督。
然而,曾經強大而高效的體制優勢,也開始在低迷的油價之下暴露弊端。自從國際原油價格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斷崖式”下跌,巴西政府“有形之手”強力扶植起來的石油行業,開始遭受沉重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