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央日報:第四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意義重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14 10:25:23


  中評社台北10月14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14日發表社評說,第四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也就是外界所稱的“張夏會”(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於今日(10月14日)在廣州市舉行,雙方將就近期兩岸關係整體發展交換意見,期盼能繼續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動能,對於未來雙方關係開展意義重大。

  社評說,“兩岸事務首長會議”曾經舉行三次,分別在2014年2月、6月在大陸南京、台灣桃園舉行過二次“張王會”(陸委會前主委王郁琦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以及2015年6月在金門舉行的“張夏會”,這三次會議雙方達成多項共識,也建立兩岸官方常態化的聯繫管道,是兩岸重要的溝通平台。

  本次“張夏會”有許多議題要溝通,包括:台方關注的卡式“台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陸客來台中轉、兩岸都能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等議題,希望能透過雙方對話來解決,至於其他議題,包括大陸進行軍事演習、制定“國家安全法”等,據聞台灣也希望透過這個平台表達關切。而大陸方面關心的議題,包括抗戰史實的解讀、航線優化、兩岸經貿正常化等議題,希望透過這個平台進行對話來解決。

  社評說,至於已經列入海基、海協兩會協商的議題,包括:“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之“貨品貿易協議”與“爭端解決協議”、以及“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環保合作”等議題,雙方也希望透過“張夏會”做政策性協調,讓事務性的協商能有更快速的進展。

  特別是在這些議題中,夏主委在“立法院”報告時特別強調,兩岸要儘速協商並簽署貨品貿易協議,尤其是台方關切的四大產業,包括面板、石化、工具機、汽車等,希望大陸方面能承諾擴大開放市場並降低關稅,以化解大陸與韓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Free Trade Agreement, FTA)之後對台灣各行各業所帶來的競爭壓力。

  社評說,兩岸關係自從馬英九執政這七年多以來,已經開創60多年來的最佳時刻,而馬英九在國慶文告上強調,兩岸關係是在以下五個原則基礎上得以維持和平發展現狀:第一,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這是有近八成民意支持的“台灣共識”。第二,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這是由台灣提出、大陸接受、有五成以上民眾支持的“兩岸共識”。第三,“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交流原則。第四,“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協商原則。第五,“對等、尊嚴、互惠”的互動原則。

  在以上五個原則的基礎上,兩岸海基、海協在2008年6月恢復協商,迄今已經舉行過11次會談,簽署23項協議,為兩岸交流合作建立秩序,也節省往來兩岸的時間與成本,更讓雙方人民能享有安全、安定、安居樂業的美好時光。

  社評說,但是,無可諱言,兩岸關係向前發展仍有許多問題存在,大陸方面關注台灣內部的“台獨”聲浪、去中國化、反對黨不承認“九二共識”等問題;台灣方面較關注大陸軍事力量持續增強、大陸經濟高速發展對台灣經濟造成壓力、台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受到影響等,這些問題都是因為雙方的互信基礎不足才會產生,所以非常期待兩岸能透過“張夏會”建立扎實的互信基礎。

  社評說,總而言之,“兩岸事務首長會議”能夠舉行第四次,代表已經建立常態化的溝通機制,對於兩岸和平發展意義重大。期待此次“張夏會”對於已經進入協商的議題能做政策性對話,以利雙方事務性層級官員的協商;對於兩岸關注的敏感性議題能進行溝通,化解彼此的歧見,建立雙方的互信,讓兩岸和平發展的良好態勢能永續下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