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2月,搬離棚戶區、圓了“安居夢”的高俊平收到了來自李克強總理的回信。 |
從高空俯瞰,我國許多城市棚戶區的確像一道道觸目驚心的“傷疤”。一面是,城市建設正突飛猛進,毗鄰的地段已經建起了繁華的商品房社區,另一面是,棚戶區內,低矮灰暗的平房仍然數十年如一日,幾乎成了被遺忘的“飛地”。
事實上,居住在棚戶區的居民,大多也是城市中“最貧困的居民”。一位遼寧省委的工作人員回憶,李克強初次到棚戶區考察時,曾探下身子翻檢垃圾箱,發現裡面“連一片菜葉都沒有”。因為生活過於清貧,“能吃的和不能吃的部分,全都被吃掉了”。
正是這些年在基層工作的所見所聞,使他深諳城市部分貧民的民生之艱。於是,棚戶區改造被擺在了本屆政府“民生工程”重中之重的位置。今年6月的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強調,棚戶區改造既要算投入產出的“經濟賬”,也要算社會公平的“政治賬”。
“我們不能讓城市這邊高樓大廈,那邊棚戶連片;這邊霓虹閃爍,那邊連基本的生活條件都不具備。”他說,“中國還有1億多人生活在棚戶區,如果棚戶區問題不解決,我們何談社會公平?”
也正是在這次會議上,李克強再次部署進一步做好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有關工作,並制定了改造工作的“三年計劃”:2015~2017年,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內的各類棚戶區住房1800萬套,農村危房1060萬戶,加大棚改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使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備,布局合理、運行安全、服務便捷。
這就意味著,將會有更多棚戶居民的生活將會像高俊平一家一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1月,圓了“安居夢”的高俊平給總理寫了一封信,一一細數自己搬家後的生活變化。很快,他收到了來自總理的回信。
李克強在回信中寫道:“你和老伴、小孫子,還有很多居民都搬進了寬敞明亮、乾淨舒適、配套齊全的新樓房,實現了安居夢,真是從心底里為你和大夥感到高興。……安居是幸福生活的新起點。要用勤勞的雙手繼續創造充滿希望的未來,讓生活過得越來越紅火!”
高俊平喜滋滋地把這封信和自己與總理的合影一起掛在了新家的客廳里。他說,上次總理來的時候只能和自己擠在床邊,床頭的地下還分別擺著一個泔水桶和痰盂。“真心希望總理今後能來我的新家做客,看看我家這幾年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