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記者探朝鮮 遭遇人民軍問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10 10:54:36


 
  “人民樂園”的白天與黑夜

  朝鮮從來不吝於向世界展示平壤作為“人民樂園”的國家形象。白天,整個城市似乎像鐘表一樣精密運轉,人民是幸福的、工作是繁忙的、國家是有序的、食物是充足的。

  就像美國記者芭芭拉德米克關於朝鮮那本著名的紀實文學的標題——《沒有什麼可以羨慕(Nothing to Envy)》。如果不是夜晚“夜闖平壤”的經歷,白天的畫面似乎真的讓人覺得“人民樂園”中的朝鮮精英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羨慕”。

  對著羊角島酒店大堂正門的就是走出羊角島的唯一一條路,到了晚上幾乎沒有任何人影的一條路向外延伸,兩旁昏黃的路燈在兩三百米遠的地方戛然而止。

  由於電力極度短缺,即便是作為首都的平壤,到了晚上除了長明的主體思想塔和各處高懸的兩幅偉人相以及幾條作為橱窗展示的街景,到處是一片漆黑。似乎為了展示“國際形象”,面向羊角島酒店的高大樓宇大多開著燈,但背向江面一側卻一片黑暗。

  平壤市民在黑暗裡摸索,步行和騎自行車的居多,偶爾有汽車的大燈一掃而過。而整條大街上除了自行車發出的叮鈴鈴的響聲幾乎沒有其他任何聲音,即便是並肩行走的兩人也極少有相互交談的。

  在越靠近火車站的地方行人逐漸多了起來,從車站裡出來的人或背或扛或抬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在接近晚上10點鐘時,平壤火車站周圍也是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出站的乘客很少有直接乘坐交通工具的,大都背著看上去很重的行李步行消失在黑暗中。稍遠的一個路邊樹下停著兩輛自行車,兩位看上去三十多歲的男士分別靠在車座上,有人從旁邊經過時其中一人會揮揮手,用手電一閃照亮自行車後座上固定的一塊木板然後立即熄滅,路人便能即刻會意他們是載客的。

  平壤地鐵車廂裡懸掛著領袖畫像,深埋地下200米的平壤地鐵是很多平壤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隔著兩輛自行車十幾米遠的地方,有人蹲在路邊借著手電的燈光查看彈簧秤的刻度。一個不到半平方米大的編織袋上放著兩捆蒜苗和三小袋用塑料袋裝好的花生米,一個大概不到30歲的婦人正拎著其中一袋花生稱著。不太一樣的是她的穿著:破舊,也沒那麼整潔,與白天光鮮亮麗的平壤婦女形成鮮明對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