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的禮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12 00:19:09


 
  我們看到,以屠呦呦為首的中國科學家們,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響應毛澤東號召,發揚集體主義科學攻關精神,運用現代藥物化學的粹取手段,從中草藥成功篩選提取有效成分青蒿素的全過程,對比同時期美國或西方研究所研究抗瘧藥物失敗的經過,不得不感嘆青蒿素的研發經過恰恰是一次西方醫藥學向中醫藥學學習或借鑒的有效實踐。
    
  大量的文字,包括《紐約時報》報道等,對青蒿素誕生有如下描述:上世紀60年代,當越南人在熱帶叢林中反抗美國人時,毛澤東收到了越南的求救信息:當地的瘧疾似乎可以抵抗任何藥物的療效,軍隊士兵大批死亡。毛於是命令頂級科學家伸出援手。與此同時,數千名陷入越南戰爭的美國士兵也感染了瘧疾,沃爾特瑞德研究所也開始了新藥的探索。最終,美國人生產出美爾奎寧,進入市場後改名為甲氟喹。這種藥儘管有強大的效果,但也有嚴重的副作用,包括噩夢和妄想。2003年,幾十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在利比亞寧可感染瘧疾也不服用這種藥物,因為有傳言說,幾名2002年從阿富汗回國的特種部隊士兵殺死了自己的妻子,就是由這種藥物導致。但是,中國的探索之旅開始於1967年5月23日的一次會議,後來根據日期被命名為“523項目”。經過一段時間的艱難攻關,中國科學家從帶有清香味的蒿尾植物中提純出青蒿素,在2000名病人身上試驗表明它可以迅速殺死寄生蟲而副作用極小。
    
  人們要問,在幾乎同樣時代環境和戰場需要的緊迫條件下,西方醫藥學家們為什麼沒有象中醫藥學家那樣找到滿意的抗瘧藥物?是不是西方醫藥學有所不足,而中醫藥學有所長處?

  現代醫學科技的制藥粹取手段,無論你用水、乙醇或乙醚作為溶劑,沃爾特瑞德研究所與屠呦呦為首的中國科學家大概都用到了。而且,沃爾特瑞德研究所使用的實驗設備可能更加先進。然而,差別就在於屠呦呦所說的:在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我發現了東晉葛洪所著的《肘後備急方》一書,書中記載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的內容,由此認為高溫有可能對青蒿有效成分造成破壞,從而影響療效。於是,我們降低了提取溫度,由乙醇提取改為用沸點更低的乙醚提取,結果發現,乙醚提取法的提取物對於鼠瘧和猴瘧的抑制率均達到10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