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近平福建18年執政軌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09 09:32:38


1989年1月,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看望老同志并聽取意見建議。
 
  “馬上就辦”精神

  1990年4月,福建省委任命習近平為福州市委書記。福州的六年主政生涯,對習近平的仕途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如果說寧德的兩年是對他人生觀、世界觀成長改造打下了良好基礎,福州則是施展抱負和才華的六年。”

  在福州,習提出了“馬上就辦”精神。迄今,這四個字還刻在福州市委大院裡。

  1980年代末期,大陸各地對推行行政體制改革的呼聲日盛,民眾不滿政府人浮於事、行政效率低下的現狀,各地政府迎合民眾需求,出現了“馬上辦”組織,如山東、遼寧等地紛起的“馬上就辦”改革,山東還成立了“馬上就辦辦公室”,但習近平當年在福州提出的“馬上就辦”精神與之卻有著不同的內涵和背景。

  習到福州後,面對的是福州發展落後於其他城市的現實。當時的中國大陸在全國範圍內確定了4個經濟特區,後來又搞了15個計劃單列市,但沿海省會,也只有福州、南寧沒有拿到,其他都爭取到了計劃單列市名額。1984年中央設立14個沿海開放城市,終於把福州也拉了進來,後面又給了福州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指標,1989年,建立了台商投資區。

  然而,相比全國13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州搞得最為不好,台商投資區更不用說了。“這裡面有客觀原因,儘管台商有八九成人祖籍來自福建,但正是因為如此,這些台商對福建頗為了解,福州沒有腹地,沒有上下游生產鏈,而企業生存靠的是市場,沒市場根本難以生存,很多台商紛紛往廣東、浙江跑。”福建省委黨校黨建部主任李新生說。

  福州的招商引資政策、投資環境不盡如人意,思想觀念都落後周邊省份一大截。習近平為此有緊迫感——如不抓緊改變這一切,兩年後市場環境變化了,更加什麼都沒有了。他提出“一個事情一個項目馬上辦”,“今日事今日畢”。

  “‘馬上就辦’就是歸納了習近平在福州工作六年的一種執政理念,與現在提倡的改革行政效率,提倡服務型政府精神相通的。”李說,習近平當時是想盡快改變福州處於沿海區域“後排就座”的狀況,爭取每3至5年讓福州上一個新台階。

  習近平在福州時,開始重視對重大課題的調查研究,重大決策都是通過民主、科學的程序建立,“當時陶鑄的女兒陶斯亮搞了一個中國市長協會論壇,習對這個事情很感興趣,在他的關心下,福建很快成立了城市科學研究會,專門對城鎮化進行課題研究。”福建省政研室原副主任楊益生說。

  在幾番調查研究基礎上,1992年,習主導推出了福州市的“3820”工程,即3年一小變,8年一大變,20年時間達到亞洲中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水平。福建當地學者認為,習近平當時推出的這個福州市的遠景發展規劃,是一種非常有遠見的定位,體現了主政者成熟的頂層設計和底線思維。

  大陸現有的管理體制下,下級官僚以服從中央為主,中央如果不出台大的方針政策,那下面好的改革苗頭就可能死掉;而上面有了好的政策,下面怎麼貫徹落實,是主動還是被動,是靈活還是呆板,這就看地方官僚的工作態度和技巧了。

  “總體來說,習在福州執政治理的很多改革舉措,也是在中央大方針框架下來謀劃發展的。”但習近平長於在科學調研的基礎上,認真做好中長期的規劃目標,做到有的放矢。

  習近平離開了福州,任福建省委專職副書記,之後繼續關注福州的建設。在其繼任者的主導下,福州隨後大興土木,多上快上工程項目,習對此很不以為然。習離任福州市委書記時,市財政賬上餘額還有十幾億,但後來卻出現了不小的虧空。

  “習在福州當書記時比較平穩,比較實事求是,喜歡從長遠出發,為以後的子孫後代著想。他提倡經濟建設要常態化的發展,不喜歡搞突擊,不喜歡搞空頭支票和形象工程,這是他一貫思想。”習的一位友人說,在福建省委專職副書記任上,習仍為福州建設憂心忡忡。有一次習跟他講,福州市的建設上現在有些操之過急,有的負債經營,不太務實。

  友人說,習近平當年對福州市發展的思路,與現在中央政府提出的當前經濟建設常態的理念是一脈相承的。

  儘管有些理念不同、觀點不一,但對過去的同事同僚,習近平習慣地以寬容和大度對人。習的繼任者後來調至北京某國家部委任職,有一年,習近平去該部委視察工作,按照行政級別,座談會上,習的這位過去同事位列很後。習專門叫人關照說,某某人,過去是我共事多年的老同事,多年沒見面了,這次讓他坐到前面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