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葉劉:促港旅業競爭力 解決土地危機是關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23 13:53:33


葉劉淑儀認為在香港土地問題方面,港府有必要提出更果斷和治本的策略。
  中評社香港9月23日電/香港立法會議員、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日前在香港《南華早報》中文網發表題為《提高香港旅遊業競爭力 解決土地危機是關鍵》的評論文章,全文如下:

  經歷佔中創傷近一年後,本港似乎不大可能出現大規模動員的紀念活動。環顧四周討論,社會似乎逐漸放下對政制發展的熱議,反而越發憂慮本港經濟前景。

  最近數月,店鋪空置率上升,奢侈品零售商轉趨悲觀,商業租金下調,在在反映內地訪港旅遊業及零售業有所回落,令人越發關注香港長遠的旅遊樞紐地位。部分零售商更指,即將來臨的跌市將比2003年沙士所引發的更為嚴重。

  眼前的下行趨勢看來屬於結構性,而港府對如何扭轉跌勢,似乎仍然未有頭緒。自最近數周的金融波動以來,本港二手樓交投量及部分住宅租金出現下跌跡象,進一步預示不明朗前景。

  本港旅遊業怎樣才能收復失地?有北京官員表示,不會重新“開閘”讓更多內地旅客來港,2003年自由行為本港經濟注入強心針的一幕不大可能重演。無疑,內地訪港旅遊業對本港經濟貢獻良多,但如今看來似乎是過猶不及——香港成為了內地旅客的專屬市場,國內遊客消費來得輕易,反而令本港缺乏積極進取的誘因。譬如說,如何提升服務的多樣性及質素,加強海外宣傳推廣,加大對本港世界級旅遊景點的投資,這些工作極其重要,但過去似乎未受太大重視。

  事實上,我們的競爭對手已大舉投資具前瞻性、走在時代尖端的旅遊景點,香港實在相形見拙。例如新加坡大手筆打造令人讚嘆的濱海灣花園,廣東長隆集團在橫琴亦建成了龐大的海洋王國和酒店群。相比之下,香港缺乏具新意的大型旅業投資。上海迪士尼樂園面積為香港樂園的三倍,隨著其明年正式開幕,本港主題公園恐怕將進一步流失客源。

  要建設新的主要旅遊景點,最大障礙是土地短缺。土地問題有兩個面向:第一,就中長期而言,可供發展的土地嚴重不足。第二,本港土地需求欠缺整體規劃和協調,而且缺乏一個創新和有效的行動計劃,以解決土地不足問題。

  根據政府公布的資料,截至2012年6月,港府土地儲備包括:理論上最多有391.5公頃的“住宅/商業”發展用地, 5.7公頃商業發展用地,167.7公頃工業發展用地,以及其他用途的土地。其中一個突出的數字是932.9公頃預留予“鄉村式發展”的土地。根據政府在1972年引入的“小型屋宇政策”(俗稱“丁屋政策”),每名新界男性原居民均可向當局申請批准,在所屬鄉村合適土地內興建三層高、上蓋面積不超過700平方呎的丁屋。

  港府拒絕推算要滿足未來興建丁屋申請所需的土地面積,但承認目前已有10,000宗申請尚待審批。除非港府甘願進一步削減土地供應規模,引起市區居民的不滿,否則恐怕難以滿足如此龐大的需求。

  至於167.7公頃預留作工業用途的土地,包括用作低密度、低增值工業用途及露天貯物的鄉郊土地,當中不少屬於棕地。要釋放這些土地作發展用途,政府堅定的行動是必不可少的。

  在住宅發展方面,目前政府物色了150幅具建屋潛力的土地,若技術上可行以及獲得改劃土地批准,可提供多達22萬個單位。為增加土地供應,現屆政府致力提升地積比率及改變土地用途,但在不少地區遇到強烈反對。港府亦制訂了長遠增加土地供應的計劃,包括建設新市鎮,進行大型填海,善用岩洞,以及倚靠港鐵公司與市區重建局的發展項目,以期彌補住房短缺。

  然而,從前期研究開始,造地過程隨時需要至少20年,大型填海工程需時更長。遠水難救近火,港府各方面發展計劃,恐怕將在5年內面臨土地嚴重短缺。

  我認為,港府有必要提出更果斷和治本的策略,我們需要成立法定的“土地發展局”,賦予這個新機構充足資源和法定權力,為香港建立長遠土地儲備。土地短缺是窒礙香港發展的最大掣肘。如果政府缺乏一套對本港土地需求的整全預想和長期的土地儲備,面對著千頭萬緒的發展問題,恐怕無從解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