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巴經濟走廊為“一帶一路”帶來哪些啟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6 00:24:40


韓國高麗大學法學院教授庫雷希認為,中國海外投資時起碼的原則,是要尊重國際法規。(中評社 莊恭誠攝)
  中評社香港7月26日電(記者 李仕奇)對於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新戰略,外界一直關注其經濟層面的措施,但如何適應沿途各國的法規、協調各國利益同樣重要。在24日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論壇中,韓國高麗大學法學院教授阿西夫·庫雷希(Asif Qureshi)以中國與巴基斯坦的經濟關係為例,認為中國在“一帶一路”下進行海外投資、與其他國家建立夥伴關係時,除了要堅持自身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外,還必須遵守國際法規,全面地考慮沿途國家的需要和擔憂。

  庫雷希指出,中國在發展中巴經濟走廊和“一帶一路”時都需要思考的問題在於,中國希望推出一個國際合作及全球管治的新模式,其本質是什麼?而管治原則有哪些? 

  庫雷希認為,中國在“一帶一路”之下提出要深化亞洲國家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其目標是要建立一個多極化的世界,加強自由貿易與投資,建立一個開放的世界經濟。

  他表示,發展的概念已經由以前的經濟發展,轉變為包含人權、環保等不同議題,因此建議中國在“一帶一路”下進行海外投資時,除了要堅持自身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外,還要尊重國際法規,同時兼顧環保,承擔社會責任,“其實是最簡單和起碼的原則,很自由,強調市場中要互相合作”。

  庫雷希以中巴經濟走廊為例指,這個大約有三千公里的走廊,是一個相當大型的基建項目和投資項目,在巴基斯坦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也為中國帶來能源,雙方都從中獲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